博碩士論文 87426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6 、訪客IP:3.138.138.202
姓名 陳契盈(Chi-Yi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工業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由專利資料分析我國之研發產出及其關聯
相關論文
★ 新產品開發管理、網路組織與績效之研究:以中衛體系汽車零組件製造商為例★ 技術網路、技術策略與技術能力之關連性研究
★ 台灣生技產業前景及各國發展模式分析★ 大學生購物方式偏好行為之研究
★ 我國軟體廠商的通路型態選擇—交易成本及其他因素之探討★ 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政策之研究--以國家創新體系為分析架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將我國基礎、應用、及產業研究的專利成果透過三方面來討論,得到各項結果:(1)基礎研究:依專利核准數來觀察,產業與學門間有較密切的關聯情況者,為積體電路產業與微電工程、光電產業與光電工程、及製藥工業與藥學三者;所應用之產業較廣的專利依學門來分,有化學工程、金屬陶瓷材料工程,而所應用之學門較廣的專利依產業來分有精密機械、機械設備製造及生物技術;產業間的關聯,以積體電路、電腦周邊、通訊、光電四產業間有密切的關聯,學門間的關聯,則以微電工程、金屬及陶瓷材料工程間有密切的關聯(2)應用研究:研發投入對其專利產出的影響並不明顯;(3)產業研究:研發經費與營業額、營業額與專利在各產業上都有高度的相關,研發經費與專利間則沒有一致的相關性;在市場佔有率與專利佔有率間也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存在;而研發經費成長率、營業額成長率與專利核准數間也是沒有一致的關聯情況;(4)在基礎、應用研究的專利申請國傾向,都以美國、其次是日本為想申請的國外專利;(5)在基礎、應用、及產業研究三方面的專利共同擁有權情況,都表現出在專利上的共同合作關係並不明顯的情況。
關鍵字(中) ★ 專利
★ 共同擁有權
★ 研究發展
關鍵字(英) ★ patent
★ co-ownership
★ research development
論文目次 目錄 1
表目錄 5
圖目錄 7
第一章 序論 1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專利與經濟指標 14
一、專利作為發明產出及投入的指標 14
二、專利及研發活動的關係 15
三、專利及股票市場值的關係 16
四、專利和研發外溢效果的關係 16
五、專利作為技術改變的指標 17
第二節 專利資料使用所應注意的事項與難題 21
一、專利的錯誤解讀及報酬降低的假象 21
二、使用專利資料所會面臨到的問題 22
第三節 專利及其應用 24
第四節 專利應用在技術關聯性 27
第五節 專利應用在專利的共同擁有權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流程 29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範疇 2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30
一、專利的限制 30
二、國科會專利資料庫的限制 30
三、以園區高科技產業為研究對象的限制 31
四、.產業研究之觀察數較少 3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1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 32
一、研究架構 32
二、研究流程 33
第四章 基礎研究之專利產出分析 35
第一節 國科會專利成果資料庫概要 35
第二節 國科會專利之產學分布 36
一、產學分布 37
二、產業與學門關聯 40
三、產業與學門交叉分析 43
四、產業關聯性與學門關聯性 46
第三節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在各國申請情況 49
第四節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產業別之發明人服務單位 50
第五節 專利之共同擁有權 53
第六節 結論 58
第五章 應用研究之專利產出分析 60
第一節 工研院專利資料概要 60
一、工研院專利資料 61
二、工研院在各國專利申請分布情況 64
三、工研院之專利共同擁有權 64
四、工研院之研發投入與專利產出的關聯 66
第二節 結論 67
第六章 產業研究之專利產出分析 68
第一節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資料庫簡介 69
第二節 園區產業在各項資料和專利歷年來的分佈關係 71
一、新竹科學園區產業概要 71
二、園區歷年總進出口值及總營業額與專利數的關係 73
三、園區產業歷年研發經費與專利數的關係 74
四、園區產業歷年研發經費比例與專利數的關係 76
五、園區產業歷年營業額與專利數的關係 78
第三節 園區產業之研發經費、營業額與專利之關聯性 80
一、實證結果分析 80
二、其他學者對專利數與研發支出、營業額之實證 87
第四節 園區廠商專利佔有率與市場佔有率的關聯性 88
一、實證結果分析 88
二、其他學者對專利佔有率與市場佔有率之實證 90
第五節 園區產業研發經費、營業額成長率與專利之關聯性 91
第六節 園區廠商專利之共同擁有權 97
第七節 結論 9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1
一、基礎研究之專利產出分析 101
二、應用研究之專利產出分析 103
三、產業研究之專利產出分析 104
第二節 研究遭遇之困難 106
第三節 後序研究之建議 107
文獻探討 110
附錄A 國科會專利資料 115
附錄B 園區廠商基本資料 126
表目錄
表2-1 專利統計作為各項經濟的指標 18
表2-2 專利和報酬降低的假象及誤解 22
表2-3 使用專利資料所會遇到的問題 23
表2-4 在專利應用上的討論 25
表4-1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產業別與學門別分類 36
表4-2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各產業歷年專利核准數 39
表4-3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中學門在各產業的分布廣度 43
表4-4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中產業在各學門的分布廣度 44
表4-5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中學門專利數上之產業集中度 45
表4-6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中產業專利數上之學門集中度 45
表4-7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在各國專利核准數之分布情況 49
表4-8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中產業別之發明人服務單位 51
表4-9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各研究單位與應用的產業 52
表4-10(a) 積體電路產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4
表4-10(b) 電腦周邊產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4
表4-10(c) 通訊產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4
表4-10(d) 精密機械產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4
表4-10(e) 製藥工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5
表4-10(f) 生物技術產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6
表4-10(g) 金屬製品製造業之共同發明人服務單位 56
表5-1 工研院各單位所擁有之總專利數 60
表5-2 工研院在各國專利申請之分布情況 64
表5-3 工研院各單位之共同專利發明人服務單位 65
表5-4 工研院研發經費&研發人員與專利數的關聯 66
表6-1 歷年園區產業研發經費及專利數在國內企業中所佔比例 68
表6-2 園區產業在專利數、研發經費、營業額三者間的相關性 84
表6-3 園區產業研發經費及營業額對專利數的解釋 85
表6-4 園區廠商專利佔有率&市場佔有率之相關性 90
表6-5 園區積體電路產業-成長率之相關性: 94
研發經費成長率vs.營業額成長率vs.專利
表6-6 園區電腦周邊產業-成長率之相關性: 95
研發經費成長率vs.營業額成長率vs.專利
表6-7 園區光電產業-成長率之相關性: 95
研發經費成長率vs.營業額成長率vs.專利
表6-8 科學園區廠商專利之共同擁有權 97
附表(一) 國科會歷年專利數分佈情況 114
附表(二) 傳統-產學在專利數上的交叉分布 118
附表(三) 國科會-產學在專利數上的交叉分布 119
附表(四) 國科會專利資料在各國申請之分布情況 120
附表(五) 園區廠商歷年之專利核准數 125
附表(六) 園區廠商營業額與研發經費原始資料 129
附表(七) 83-87年間園區產業之研發經費、營業額與專利數 133
附表(八) 83-87年間園區產業之專利佔有率與營業額佔有率 134
附表(九) 84-87年間園區產業之研發經費與營業額之成長率 136
圖目錄
圖3-1 研究流程圖 34
圖4-1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各年總專利數 37
圖4-2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各產業總專利數 38
圖4-3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各學門總專利數 40
圖4-4(a) 基礎研究之產業與學門關聯情況 41
圖4-4(a) 基礎研究之產業與學門關聯情況 42
圖4-4(c) 基礎研究之產業與學門關聯情況 42
圖4-5(a)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產業關聯情況 46
圖4-5(b)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產業關聯情況 47
圖4-5(c)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化材業和其它產業間的關聯 47
圖4-5(d) 國科會專利資料庫之學門關聯情況 48
圖5-1 工研院歷年總專利數 61
圖5-2(a) 工研院化工所歷年專利數 62
圖5-2(b) 工研院電子所歷年專利數 62
圖5-2(c) 工研院機械所歷年專利數 62
圖5-2(d) 工研院材料所歷年專利數 62
圖5-2(e) 工研院能資所歷年專利數 63
圖5-2(f) 工研院量測中心歷年專利數 63
圖5-2(g) 工研院光電所歷年專利數 63
圖5-2(h) 工研院電通所歷年專利數 63
圖6-1 科學園區歷年各項資料 71
圖6-2(a) 科學園區歷年營業額分布 72
圖6-2(b) 科學園區歷年資本額分布 72
圖6-3(a) 園區歷年進出口值-專利核准數 73
圖6-3(b) 園區歷年營業額-專利核准數 73
圖6-4(a) 園區積體研發經費&專利數 75
圖6-4(b) 園區電腦研發經費&專利數 75
圖6-4(c) 園區通訊研發經費&專利數 75
圖6-4(d) 園區光電研發經費&專利數 75
圖6-4(e) 園區機械研發經費&專利數 75
圖6-4(f) 園區生物研發經費&專利數 75
圖6-5(a) 園區積體電路-研究經費比例&專利 77
圖6-5(b) 園區電腦周邊-研究經費比例&專利 77
圖6-5(c) 園區通訊-研究經費比例&專利 77
圖6-5(d) 園區光電-研究經費比例&專利 77
圖6-5(e) 園區精密機械-研究經費比例&專利 77
圖6-5(f) 園區生物技術通訊-研究經費比例&專利 77
圖6-6(a) 園區積體電路營業額-專利 79
圖6-6(b) 園區電腦周邊營業額-專利 79
圖6-6(c) 園區通訊營業額-專利 79
圖6-6(d) 園區光電營業額-專利 79
圖6-6(e) 園區精密機械營業額-專利 79
圖6-6(f) 園區生物技術營業額-專利 79
圖6-7(a) 園區積體電路產業:研發經費對專利數的分佈 81
圖6-7(b) 園區電腦周邊產業:營業額對專利數的分佈 81
圖6-7(c) 園區光電產業:研發經費對營業額的分佈 81
圖6-8(a) 園區積體電路產業:研發經費對專利數的分佈 82
圖6-8(b) 園區電腦周邊產業:營業額對專利數的分佈 82
圖6-8(c) 園區光電產業:研發經費對營業額的分佈 82
圖6-9(a) 園區積體電路產業:研發經費對專利數的分佈 83
圖6-9(b) 園區電腦周邊產業:營業額對專利數的分佈 83
圖6-9(c) 園區光電產業:研發經費對營業額的分佈 83
圖6-10(a) 園區積體產業市場佔有率vs專利佔有率之相關性 89
圖6-10(b) 園區電腦產業市場佔有率vs專利佔有率之相關性 89
圖6-10(c) 園區光電產業市場佔有率vs專利佔有率之相關性 89
圖6-11(a) 園區積體產業營業額成長率vs研發經費成長率 92
圖6-11(b) 園區電腦產業營業額成長率vs研發經費成長率 92
圖6-11(c) 園區光電產業營業額成長率vs研發經費成長率 92
圖6-12(a) 園區積體產業 93
營業額成長率vs研發經費成長率(刪除異常點後)
圖6-12(b) 園區電腦產業 93
營業額成長率vs研發經費成長率(刪除異常點後)
圖6-12(c) 園區光電產業 93
營業額成長率vs研發經費成長率(刪除異常點後)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Ø工業技術研究院年報。
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統計技術要覽。
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 87)中華國科技機構名錄暨重要技術服務項目彙編。
Ø李仁芳,(民 86)產學研合作創新與國家競爭力,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Ø林惠玲、李顯峰,(民 85)“台灣專利權數與R&D支出關係之研究-非負整數計量模型之應用”,經濟論文,24冊,273-301頁。
Ø科學工業園區季刊。
Ø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公司年度公開財務報表。
Ø陳明邦,(民 87)工業財產權與標準,第10期,pp.1-21。
Ø經濟部,工研院年報。
Ø經濟部工業局,工業發展年鑑。
Ø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國際專利分類表-索引。
Ø經濟部技術處,(民國83、84、85、86、87)科技研究發展計畫重要成果摘要彙編。
英文文獻
1.Andersen B.(1998),“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1890-1990.”,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9, pp.5-34
1.Andersen B.(1998),“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1890-1990.”,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9, pp.5-34
1.Andersen B.(1998),“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1890-1990.”,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9, pp.5-34
4.Brouwer E., Kleinknchu A.(1999),“Innovative output, and a firm’s propensity to patent. An exploration of CIS micro data.”, Research Policy 28, pp.615-624
4.Brouwer E., Kleinknchu A.(1999),“Innovative output, and a firm’s propensity to patent. An exploration of CIS micro data.”, Research Policy 28, pp.615-624
4.Brouwer E., Kleinknchu A.(1999),“Innovative output, and a firm’s propensity to patent. An exploration of CIS micro data.”, Research Policy 28, pp.615-624
4.Brouwer E., Kleinknchu A.(1999),“Innovative output, and a firm’s propensity to patent. An exploration of CIS micro data.”, Research Policy 28, pp.615-624
4.Brouwer E., Kleinknchu A.(1999),“Innovative output, and a firm’s propensity to patent. An exploration of CIS micro data.”, Research Policy 28, pp.615-624
9.Comaror, W. and Scherer, F.M.(1969),“Patent Statistics as a Measure of Technical Change.”, J.Polit.Econ., 77(3), pp.329-98.
9.Comaror, W. and Scherer, F.M.(1969),“Patent Statistics as a Measure of Technical Change.”, J.Polit.Econ., 77(3), pp.329-98.
9.Comaror, W. and Scherer, F.M.(1969),“Patent Statistics as a Measure of Technical Change.”, J.Polit.Econ., 77(3), pp.329-98.
9.Comaror, W. and Scherer, F.M.(1969),“Patent Statistics as a Measure of Technical Change.”, J.Polit.Econ., 77(3), pp.329-98.
13.Doi, N. (1996),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Firms in Patented Innovations; an alysis of Patents Granted in the U.S.”,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11, pp.49-68.
14.Griliches, Z.(1981),“Markets Value, R&D and Patents.”, Econ. Letters, 7, pp.183-87.
14.Griliches, Z.(1981),“Markets Value, R&D and Patents.”, Econ. Letters, 7, pp.183-87.
16.Griliches, Z.(1989),“Patents: Recent Trends and Puzzles.”, Brookings Pap. Econ. Act. Microeconomics, pp3291-330.
17.Griliches, Z.(1990),“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28, December, pp.1661-1707
17.Griliches, Z.(1990),“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28, December, pp.1661-1707
19.Jaffe, A.(1985), “Using Patent Class Data to Measure Technological Proximity and Research Spillovers Among Firms.”, Unpubilished ms., Harvard U., Economics
20.Jaffe, A.(1985),“Quantifying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Research Spillovers in Industrial Innovation.”, PhD thesus, Harvard U., Dept. of Economics
21.Jaffe, A.(1986),“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 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 Amer. Econ. REV, 76(5), pp.984-1001.
22.Jaffe, A.(1988),“Demand and Supply Influences in R&D Intensit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Rev. Econ. Statist., 70(3), pp.431-437.
23.Kortum S., Lerner J.(1999),“What is behind the surge in patenting?”, Research Policy 28, pp.1-22
24.Kumaresan N., Miyazaki K.(1999),“An integrated network appraach to systems of innovation-the case of robotics in Japan”, Research Policy 28, pp.563-585
24.Kumaresan N., Miyazaki K.(1999),“An integrated network appraach to systems of innovation-the case of robotics in Japan”, Research Policy 28, pp.563-585
26.Meyer-Krahmer F., Schmoch U.(1998),“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in four fields.”, Research Policy 27, pp.835-851
26.Meyer-Krahmer F., Schmoch U.(1998),“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in four fields.”, Research Policy 27, pp.835-851
26.Meyer-Krahmer F., Schmoch U.(1998),“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in four fields.”, Research Policy 27, pp.835-851
29.Nordhaus, W.(1969),“An Economics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s.”, Amer. Econ. Rev., 59(2), pp.18-28.
30.Pakes, A.(1985),“On Patents, R&D and the Stock Market Rate of Return.”, J.Polit.Econ., 93(2), pp.390-409.
31.Pakes, A. and Griliches, Z.(1984),“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 : A First Look”, in Griliches, pp.55-72.
31.Pakes, A. and Griliches, Z.(1984),“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 : A First Look”, in Griliches, pp.55-72.
33.Patel P., Vega M.(1999),“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rporate technology: location vs. home country advantage.”, Research Policy 28, pp.145-155
33.Patel P., Vega M.(1999),“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rporate technology: location vs. home country advantage.”, Research Policy 28, pp.145-155
33.Patel P., Vega M.(1999),“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rporate technology: location vs. home country advantage.”, Research Policy 28, pp.145-155
36.Rosenberg, N.(1974),“Science, Invention, and Economics Growth.”, Econ. J., 84(33), pp.90-108.
37.Scherer, F.M.(1955),“Corporate Inventive output ,Profits ,and Growth”, J.Polit.Econ., 73(3),pp.290-97.
38.Scherer, F.M.(1982),“Demand-Pull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 Schmookler Rvisited.”, J.Ind.Econ., 30(3).pp.229-37.
39.Scherer, F.M.(1984),“Using Linked Patent and R&D Data to Measur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Flows.”, in Griliches, pp.417-61.
40.Schmookler, J.(1951),“Invention and Economics Development.”, Unpub.Ph.D. Dissertation, U. of Pennsylvania.
41.Schmookler, J.(1966),“Invention and Economics Growth.”, Cambridges: Harvard U. Press.
42.Smith, D. W.(1988),“Will Producing Mor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Priduce a more Innovative America?”, Unpublished paper,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Policy ,Boston U.
43.Trajtenberg, M.(1990),“A Penny for Your Quotes: Patent Citations and the Value of Innovations.”, Rand J. Econ, 21(1).
44.Zander, I.(1999),“How do you mean “glob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Research Policy 28, pp.195-213
指導教授 譚瑞琨 審核日期 2000-6-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