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5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2 、訪客IP:3.141.199.122
姓名 許世賢(Shih-hsie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The Research of Liu Ming-Chuan’s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Based on Frontier Society in Chu Miao Region)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摘 要
本文討論主題是以光緒十二年(1886)劉銘傳在臺灣實施的裁隘為主。本文在國家與地方互動的框架之下,討論光緒十二年(1886)劉銘傳執行裁隘對竹苗地區隘墾社會的改變與影響,瞭解晚清時期清政府如何運用國家力量處理臺灣地方事務。
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後,劉銘傳利用臺灣善後工作以及臺灣建省的機會,展開各項建設工作。為尋找撫番與建設經費來源,劉銘傳決定於光緒十二年(1886)四月執行裁隘,並以官辦隘勇取代民間隘丁,民間隘租歸公辦理撫番事務,增設撫墾局等方式,企圖以優勢政治和軍事力量整編隘墾社會,使國家力量能夠有效管理隘墾社會。
劉銘傳執行裁隘引起隘墾社會的不滿,使官民關係因衝突而緊張;加上隘租歸公後,墾戶與佃戶必須重新面對與確定彼此的權利與義務關係,使隘墾社會內部亦充滿緊張與對立,這些都是劉銘傳執行裁隘時所面臨的問題。此外,裁隘也改變隘墾社會政治與經濟結構,影響裁隘後隘墾社會的發展。
透過本文對劉銘傳裁隘的探討可以知道,劉銘傳執行裁隘時,自恃其優勢的政治軍事力量,而忽略民間傳統習慣與現實考量,引起隘墾社會治理危機。同時裁隘使隘墾社會內部存在已久的業佃族群、籍貫、城鄉身分等矛盾再度浮現,業佃則透過訴訟方式正視並解決之。此外,裁隘也使國家力量得以藉由新墾號的成立籠絡地方家族,一度有效管理隘墾社會的發展,並且藉由撫墾局獲取山林利益。然而隨著光緒十七年(1891)劉銘傳的去職,使得非正式組織撫墾局政治權力大幅萎縮,國家機器無法適時配合,於是隘墾社會再度逐漸脫離國家有效管理之範疇,山區採私樟與原住民騷擾問題日益嚴重,但也重新給予隘墾經驗豐富的墾戶與地方家族再度發展其勢力的契機。
關鍵字:劉銘傳、裁隘、墾隘組織、隘墾社會
摘要(英) The Research of Liu Ming-Chuan’s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Based on Frontier Society in Chu Miao Region
Abstract
The them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carried out in Taiwan by Liu Ming-Chuan in 1886,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society,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about the changes and impacts on frontier society in Chu Miao region due to the carry out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by Liu Ming-Chuan and how the late Ching government handled Taiwan local affairs through the state’s power.
After Sino-French war in 1884, Liu Ming-Chuan took the chances of handling the aftermath of wa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province, starting various construction works. In order to obtain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construction and pacification, he decided to carry out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since April of 1886, substituted civilian frontier guards with official ones, collected the frontier guard rent for pacification and set up a bureau of pacification and reclamation etc, attempting to reform frontier society by predominant political and military power and making the government to manage frontier society efficiently.
The abolition of guard posts caused the resentment from the frontier society, intensifie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officials and the civilians, also because the frontier guard rent was converted to the government income, the landlords and the tenants had to re-face and ensure their rights and duties, which also intensified the tension and antagonism inside the frontier society, all these are what Liu Ming-Chuan had to confront when executed the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Besides, the abolition also change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structure of the frontier societ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ontier society thereafter.
Through this research on the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we know Liu Ming-Chuan counted on his predominant political and military power, ignoring traditional civilian custom and reality which leaded to the crisis of management in frontier society. In the meantime, the abolition of guard posts again brought about the rise of long existing contradictions among people of landlords and tenants,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owns and countryside etc., the landlords and tenants usually confronted and solved their disputes through lawsuits. Also, the abolition of the guard posts cultivated popularities among local families, in a time efficiently managed frontier society and obtained the benefit from mountain forests through the Bureau of Pacification and Reclamation. However, as the resign of Lu Ming-Chuan in 1891, the power of unofficial organization Bureau of Pacification and Reclamation weakened substantially, the government couldn’t works properly in time, so frontier society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e problems of cutting camphor privately in mountain areas and annoyance from the aborigines got intensively severe. However, it provided chances for experienced cultivators and local families to develop their influences once again.
Key words: Liu Ming-Chuan, the abolition of frontier guard posts, frontier reclamation organization, frontier society
關鍵字(中) ★ 裁隘
★ 劉銘傳
★ 墾隘組織
★ 隘墾社會
關鍵字(英) ★ the abolition of frontier guard posts
★ frontier reclamation organization
★ frontier society
★ Liu Ming-Chuan
論文目次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章節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 裁隘前隘墾社會的發展與結構 19
第一節 竹苗地區墾隘發展過程 19
第二節 墾隘組織結構 32
第三節 隘墾社會的發展與特色 39
第二章 光緒十二年(1886)劉銘傳裁隘政策 45
第一節 裁隘內容與實施 45
第二節 行政體系的增設與改善 58
第三節 劉銘傳裁隘立場與態度 61
第三章 裁隘對隘墾社會的影響 73
第一節 墾戶對裁隘的因應 73
第二節 隘墾社會內部的衝突 91
第三節 墾隘組織結構的改變 99
第四章 裁隘後隘墾社會的發展 107
第一節 新墾號的出現與發展 107
第二節 地方勢力重新分配 112
第三節 官方統治策略的改變 120
結論 131
參考書目 13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史料
(一) 檔案
洪安全主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胡傳,《臺灣日記與啟稟》,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陳澹然編,《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程家穎編著,《臺灣土地制度考察報告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93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馮用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下)》,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93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篇(上)、(中)、(下)》,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
臺灣總督府文書課編纂,《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臺灣省文獻會典藏。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戴炎輝整理,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年。
戴炎輝整理,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年。
戴炎輝整理,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年。
戴炎輝整理,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年。
戴炎輝整理,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年。
戴炎輝整理,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年。
(二)方志、其他文獻資料
王學新編譯,《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上)、(中)、(下)》,南投:臺灣省文獻館,2003年。
林百川、林學源著,《樹杞林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3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范明煥總編纂,《北埔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2005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黃旺成主修,《新竹縣志》,新竹:成文出版社,1983年再版。
鄭鵬雲、曾逢晨編,《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賴典章等編纂,《重修苗栗縣志》卷二,〈自然地理志〉,苗栗:苗栗縣政府,2007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清賦一斑》,臺北:南天書局,1990年再版。
臨時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再版。
臨時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再版。
二、 專書
(一) 中文專書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王世慶,《臺灣史料論文集(上)、(下)》,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
王學新編譯,《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江丙坤,《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08種,1972年。
艾馬克(Mark A.Allee)著,王興安譯,《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臺北:播種者文化出版社,2003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年。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72年。
李文良,《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北縣文化,1999年。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5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3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地理研究叢書第15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地理歷史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研所籌備處,2001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4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133-160。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
高明士主編,林玉茹、李毓中編著,《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臺北:東吳大學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構與理解》,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彙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1年。
莊英章,《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出版社,2004年。
莊練,《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臺北:四季出版社,1978年。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再版。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87年。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7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麥斯基爾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1729-1895》,臺北:文鏡文化,1986年。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一八四0—一九一九)》,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年。
黃卓權,《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臺北,南天書局,2008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楊熙,《清代臺灣與社會變遷(1683-1842)》,臺北:天工出版社,1983年。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劉銘傳專刊》,臺北: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1978年。
鄭喜夫,《林朝棟傳》,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9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籐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21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9年。
溫振華,《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7年。
黃卓權,《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臺北:南天書局,2008年。
(二)西文專書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angren, P. Steven,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三、 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學新,〈日治初期新竹地區五指山撫墾署之運作情形〉,《竹塹文獻》,第24期(2002年),頁109-127。
吳學明,〈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鄉村社會的變遷:以新竹北埔為例〉,《臺北文獻》直字第107期(1994年),頁23-62。
李文良,〈十九世紀晚期劉銘傳裁隘事業的考察—以北臺灣新竹縣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3卷第2期(2006年),頁87-122。
李文良,〈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頁387-416。
李恩涵,〈同治、光緒年間(一八七0—一八八五)湘、淮軍間的衝突與合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期(1980年),頁321-346。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第2期(1978年),頁131-159。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一八七五—一八九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2期(1975年),頁4-24。
李國祁等,〈劉銘傳與臺灣現代化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直字143期(2003年),頁1-58。
李紹盛,〈臺灣的隘防制度〉,《臺灣文獻》,第24卷第3期(1973年),頁184-201。
柯志明,〈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3期(2008年),頁57-137。
張炎憲,〈臺灣建省與劉銘傳治臺〉,《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2期(1975年),頁51-59。
張隆志,〈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十九世紀臺灣的「番地」問題〉,《歷史月刊》,第199期(2004年),頁69-75。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臺灣文獻》,第31卷第4期(1980年),第32卷第1期(1981年),頁154-176,136-156。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4期(1985年),頁127-161。
許雪姬,〈清代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制度史為例〉,《臺灣風物》,第23卷第1期(1985年),頁25-36。
許雪姬,〈劉璈與中法戰爭〉,《臺灣風物》,第35卷第2期(1985年6月),頁1-28。
陳志豪,〈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第147期(2005年),頁201-259。
陳運棟,〈十九世紀苗栗內山的族群關係—以《淡新檔案》第一七三二二案及三二六一一案為例〉,《苗栗文獻》,第19期,(2005年),頁22-49。
黃卓權,〈內山開墾史的界定及其族群關係〉,《苗栗文獻》,第19期,(2005年),頁6-12。
黃富三,〈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23卷第1期(1985年),頁18-24。
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食貨》,第10卷第12期(1981年),第11卷第1期(1982年),頁19-36,26-46。
黃富三,〈清季臺灣外患、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與紳權性格之轉變〉,《故宮學術季刊》,第19卷第1期(2001年),頁21-37。
黃富三,〈臺灣史上第一次土地改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2期(1975年),頁29-39。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族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1期(1995年),頁5-50。
蔡淵洯,〈光復後臺灣地區有關清代臺灣社會史研究的檢討〉,《思與言》,第23卷第1期(1985年),頁71-92。
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6卷第13期(1995年),頁275-302。
戴炎輝,〈清代臺灣番社的組織與應用〉,《臺灣文獻》,第26卷第4期、第27卷第1期合刊(1976年),頁329-375。
(二) 會議論文
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的特點—以《問俗錄》為中心的研究〉,臺灣史研究會主編,《臺灣史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集,臺北:臺灣史研究會,1988年,頁283-300。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錄於《第四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8年,頁2031-2056。
黃卓權,〈臺灣裁隘後的著名墾隘—「廣泰成」墾號初探〉,《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年,頁105-140。
黃富三,〈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收錄於《第五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0年,頁1161-1187。
楊宗穆,〈清代卓蘭地方客家族群的土地拓墾〉,《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頁161-219。
蔡慧玉,〈「國家內捲化」(State-involution)論爭:再論政府與社會的理論架構〉,《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頁155-183。
藤井志津枝,〈兒玉總督時期的臺灣原住民政策—對日本促使「臺灣現代化」的質疑〉,臺灣史研究會主編,《臺灣史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集,臺北:臺灣史研究會,1988年,頁149-184。
(三) 學位論文
王惠芬,〈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卓淑娟,〈清代臺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林文凱,〈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林恩睦,〈清代苗栗大湖地區的土地開發(1861-1895)〉,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邱子銘,〈晚清臺灣開山撫番政策(1874-1895)〉,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臺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1874-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1976年。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郭慈新,〈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楊慶平,〈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3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0年。
簡志維,〈清代苗栗地區大湖墾隘的發展—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其他論文
李文良,〈晚清的臺灣政府與地方社會—廣泰成墾號事件的觀察〉,收錄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彙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1,頁101-120。
林衡立,〈劉銘傳在臺灣的撫番與墾土〉,收錄於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印行,《劉銘傳專刊》,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1979年,頁165-214。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收入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年,頁157-219。
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133-160。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收於《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十六,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頁1-44。
陳其南,〈清代之族群與社會發展—一個人類學觀點的考察〉,收於古鴻廷、黃書林合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二)》,臺北:稻鄉出版社,1990年,頁1-9。
陳秋坤,〈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收入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年,頁221-261。
賀嗣章,〈劉銘傳在臺灣的產業開發及教育設施〉,收錄於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印行,《劉銘傳專刊》,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1979年,頁113-130。
黃卓權,〈獅潭山區的拓墾—客家人與賽夏族的勢力消長〉,收錄於林修澈主編,《賽夏學概論》,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6年,頁603-627。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收入宋光宇主編,《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出版社,1994年,頁225-270。
溫振華,〈清朝臺灣北部的拓墾與族群關係〉,收於古鴻廷、黃書林合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二)》,臺北:稻鄉出版社,1990年,頁61-87。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86年,頁45-67。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9-7-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