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5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4 、訪客IP:3.15.222.195
姓名 何宜娟(Yi-chuan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國民黨政府與反共抗俄教育之研究—以國(初)中歷史教材為例(1949~2000)
(KMT government and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 education: take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1949 to 2000 for examples)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透過對國民黨政府遷臺前與遷臺初期、蔣中正執政時期、蔣經國執政時期以及李登輝執政時期等四個階段的國(初)中歷史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瞭解國民黨政府在臺執政期間,如何運用國(初)中歷史教材進行反共抗俄論述,以及反共抗俄教材內容隨時代變遷而進行調整的過程。
根據作者研究發現,國民黨政府遷臺初期之初中歷史教材仍延續大陸時期版本,內容並未包含反共抗俄意識型態,反而認為蘇聯是值得效法的國家。至韓戰爆發,國民黨政府終於有餘力對臺灣展開由上而下的改革,包括推動反共抗俄教育政策,初中歷史教材亦配合融入反共抗俄思維。
蔣中正執政時期之國(初)中歷史教材著重蘇聯與中共的主從關係,呈現「抗俄」重於「反共」的態度,且透過狹義與廣義的反共抗俄論述,灌輸學生漢賊不兩立的絕對立場,並將臺灣定義為反共抗俄復興基地。
蔣經國執政時期深受外交挫敗等主客觀情勢的影響,國中歷史教材逐漸減緩抗俄論述,但持續擴增反共議題,轉而表現出「反共」重於「抗俄」的態度,強調兩岸生活的極端對比,增添國民黨政府反攻大陸拯救中國同胞的正當性,以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合理性。
李登輝執政時期由於蘇聯解體、冷戰走入歷史,因此國中歷史教材大量刪減抗俄教材內容,甚至恢復親俄的論述。其次,李登輝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主導制定〈國家統一綱領〉,因此國中歷史教材不再將中共詮釋為叛亂團體,轉而將中共定義為敵對且對等的政治實體,大量擴增有關中共的論述,抨擊中共一國兩制政策與以及臺文攻武嚇的作法,使學生提高憂患意識並對中共保持戒心。綜觀而言,國民黨政府雖然改變反共論述策略,但其反共教育目標並未有絲毫鬆動。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contents of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anged in Taiwan from 1949 to 2000.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fter the KMT government compelled to take refugee in Taiwan in 1949, we could understand the KMT government’s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 policies.
In the first few years,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did not convey any thoughts of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 But after the Korea war, the KMT government started to revise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promoted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 thoughts.
In this research, we demonstrate the shifting of those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 thinking in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conclusion, thought the KMT government changed the metho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anti-communism and anti-Russia thinking, the basic anti-communism policy of educating the students did not changed.
關鍵字(中) ★ 國民黨
★ 反共
★ 抗俄
★ 教育
★ 歷史教材
關鍵字(英) ★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s
★ education
★ anti-Russia
★ anti-communism
★ KMT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國民黨政府遷臺前與遷臺初期之初中歷史教材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5
第二節 初級中學歷史課程與教材結構 23
第三節 教材內容之政治意識以及有關臺灣、蘇聯與中共之論述 35
第二章 蔣中正執政時期之反共抗俄教材
第一節 時代背景 47
第二節 反共抗俄教育政策的形成與國(初)中歷史課程及教材結構的異動 57
第三節 狹義反共抗俄教材內容分析 73
第四節 廣義反共抗俄教材內容分析 95
第三章 蔣經國執政時期之反共抗俄教材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07
第二節 反共抗俄教育政策的延續與國中歷史課程及教材結構的異動 119
第三節 狹義反共抗俄教材增刪內容分析 135
第四節 廣義反共抗俄教材增刪內容分析 155
第四章 李登輝執政時期之反共抗俄教材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67
第二節 反共抗俄教育政策的轉變與國中歷史課程及教材結構的異動 175
第三節 狹義反共抗俄教材增刪內容分析 185
第四節 廣義反共抗俄教材增刪內容分析 203
結論 211
徵引書目 217
附錄 237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一) 課程標準
教育部,《修正初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上海:正中書局,中華民國35年6月,七版)。
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南京:教育部,中華民國37年12月10日)。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1年12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51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57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61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72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74年)。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中華民國83年)。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中華民國89年9月)。
(二) 教科書
臺灣省中等、國民學校教材編輯委員會編,《中等學校暫用中國歷史課本》(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中華民國35年3月)。
國立編譯館,《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38年8月,興六版,第二次修訂本)。
國立編譯館,《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39年1月,興三版,第二次修訂本)。
國立編譯館,《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38年8月,興六版,第二次修訂本)。
國立編譯館,《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38年8月,興四版,第二次修訂本)。
國立編譯館,《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0年2月,興五版,第二次修訂本)。
沈其達,《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0年8月,臺四版修正本)。
沈其達,《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1年11月,臺三版)。
沈其達,《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0年8月,臺四版修正本)。
王德昭,《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0年2月,臺初版)。
王德昭、李樹桐,《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0年7月,臺初版)。
王德昭、李樹桐,《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41年11月,臺二版)。
方豪,《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世界書局,中華民國40年8月,臺初版)。
牟潤孫,《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世界書局,中華民國41年2月,臺初版)。
牟潤孫,《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世界書局,中華民國41年7月,臺初版)。
方豪,《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世界書局,中華民國41年7月,臺初版)。
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世界書局,中華民國41年7月,臺初版)。
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世界書局,中華民國43年2月,初版)。
勞榦,《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勝利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1年9月,六版)。
勞榦,《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勝利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1年8月,三版)。
勞榦,《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勝利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2年2月,四版)。
勞榦,《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勝利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2年2月,再版)。
勞榦,《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勝利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2年2月,再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中華民國40年8月,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中華民國42年2月,臺三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中華民國40年8月,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中華民國42年1月,臺二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中華民國40年9月,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中華民國42年1月,臺二版)。
李定一,《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臺灣書店,中華民國41年8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2年8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3年2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3年8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4年2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3年8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4年2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等聯合發行,中華民國54年8月,三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等聯合發行,中華民國52年12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等聯合發行,中華民國54年8月,再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正中書局等聯合發行,中華民國57年12月,五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正中書局等聯合發行,中華民國54年8月,初版)。
中學標準教科書歷史科編輯委員會,《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正中書局等聯合發行,中華民國54年12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58年8月,再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58年12月,再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58年8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0年1月,再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0年8月,再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3年8月,五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2年8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3年1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3年8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4年1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4年8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2年8月,重編本四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3年1月,重編本四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3年8月,重編本四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4年1月,改編本四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4年,改編本四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5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6年1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6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7年1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7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8年8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9年1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9年8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0年1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0年8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9年8月,正式本再版二刷)。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0年8月,正式本三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1年1月,正式本三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1年8月,正式本再版二刷)。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1年1月,正式本三版)。
(三) 教師手冊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2年8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5年1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6年7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8年2月,再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66年6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5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6年1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5年8月,試用本)。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5年1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7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9年8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0年1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1年8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0年1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2年8月,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教師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7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8年8月,正式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1年1月,正式本再版)。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2年8月,正式本初版四刷)。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90年1月,正式本初版)。
(四) 檔案公文書
1、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紀錄〉,中華民國41年10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四十一四十二年度反共抗俄總動員運動會報紀錄彙編〉,中華民國43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三民主義化教科書編輯準則芻議〉,中華民國43年2月。
2、 行政院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專業人員教育中心,〈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65年。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我國中學歷史教育之研究(第一年報告)〉,中華民國74年10月31日。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我國中學歷史教育之研究(第二年報告)〉,中華民國76年6月30日。
3、 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教育會議決事項執行情形總報告〉,中華民國71年7月。
教育部,〈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中華民國77年2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第一輯,中華民國48年6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第一輯附錄,中華民國48年8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第二輯,中華民國49年1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第三輯,中華民國49年5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第四輯,中華民國51年1月。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七十四學年度國中二年級新編教科書使用狀況研究報告摘要〉,中華民國75年11月。
教育部教科書審定委員會,〈教育部十年來審定之中小學教科圖書〉,中華民國48年9月。
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秘書處,〈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中華民國59年10月。
4、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初高中歷史科教學要領〉,中華民國41年。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教育發展的軌跡—歷任教育廳長向臺灣省議會教育工作報告詞〉,中華民國66年5月。
5、 國立編譯館
蔣中正批示教科書手稿(國立編譯館館藏)
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歷史課本》,高級第四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56年1月,暫用本),頁42-43。
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社會課本》,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56年8月,修訂暫用本),頁55-56、60-62。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童子軍訓練》,第一冊(初級中等學校男女學生適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臺灣書店,中華民國56年8月,二版),頁68-69。
國立編譯館,〈國立編譯館概況〉,中華民國50年1月。
6、 其他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綠旗飄揚三十年〉,中華民國71年10月31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民中學教師職前訓練班,〈教育概論〉,中華民國61年。
國防部研訂,教育部印發,〈如何實施青年報國教育研究報告〉,中華民國62年1月。
臺灣省立鳳山高級中學,〈加強三民主義思想教育功能實驗報告〉,中華民國70年。
(五) 年鑑、公報
教育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中華民國46年7月)。
教育部,《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中華民國63年6月)。
教育部,《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中華民國73年6月)。
教育部,《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中華民國85年6月)。
教育部,《教育部公報》,中華民國64-72年。
臺灣省政府,《臺灣省政府公報》,中華民國38-73年。
(六) 政府出版品
1、 行政院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八十三年版)》(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83年6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八十五年版)》(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85年5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83年7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華民國83年7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九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8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8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一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0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二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0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三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1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四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1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五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2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六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2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七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2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八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2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九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2月)。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二十四冊(臺北: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80年12月)。
2、 教育部
教育部,《九年國民教育研究》(臺北:正中,中華民國60年11月)。
教育部,《九年國民教育檢討會議意見彙編》(臺北:教育部,中華民國60年8月)。
教育部,《教育法令》(臺北:正中,中華民國56年5月)。
教育部,《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教育部,中華民國83年12月)。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歷史學科組教材大綱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中華民國79年5月)。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訓導法規選輯》(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中華民國74年12月)。
3、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教育法令輯要》(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0年2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國民學校各科教材調整說明》(臺北:臺灣書店,中華民國41年11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4年10月25日)。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教育法令彙編》(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47年5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61年9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九年國民教育有關之輿論選集》(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61年11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有關九年國民教育論著選集》(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61年11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篇》(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73年6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高中教育篇》(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74年6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訓育篇(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86年6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補述篇》(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民國87年12月)。
4、 國立編譯館
方稚芳,《我國中小學教科用書審查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1年5月)。
王壽南主持,《中學歷史科教師手冊編輯方式及內容編選之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3年)。
國立編譯館,《中等學校歷史補充教材》(臺北:正中,中華民國40年11月,臺初版)。
國立編譯館中等學校歷史地圖集編審委員會,《中等學校本國歷史地圖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85年8月,初版四刷)。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研究小組,《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民國77年1月)。
5、 其他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5月,一版二刷)。
中央文化工作會主編,《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臺北:正中,中華民國73年11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革命文獻》,第77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67年12月)。
何鳳嬌,《九年國民教育資料彙編》(臺北:國史館,中華民國89年11月)。
李登輝先生言論集編輯委員會,《李登輝先生言論集》,第一~十一冊(臺北:正中,中華民國81年11月)。
李登輝先生言論集編輯委員會,《李登輝先生言論集》,第十二~二十冊(臺北:正中,2000年1月)。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黨史會,中華民國73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10(臺北:黨史會,中華民國67年10月31日)。
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編輯小組,《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臺北:國史館,中華民國91年3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中華民國35年11月)。
劉真,《臺灣教育發展的方向》(臺北: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社,中華民國50年3月,再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卷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七) 報章雜誌
《人民日報》,1958-2000年。
《中央日報》,中華民國39-75年。
《中國時報》,中華民國67-96年。
《中華日報》,中華民國57年。
《自立晚報》,中華民國65年。
《青年戰士報》,中華民國64年。
《教育通訊》,中華民國39-43年。
《聯合晚報》,2007年。
《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
(八) 回憶錄、口述訪問
Harry Harding,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编,《周恩來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
天下雜誌編輯部,〈改革的步子一定不斷前進〉,《天下雜誌》,期79(1987年12月1日),頁12-17。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中華民國83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1986年3月)。
李登輝,《經營大台灣》(臺北:遠流,1995年1月1日)。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臺北:遠流,1999年6月11日,三版一刷)。
李登輝、中島嶺雄著,楊明珠、駱文森譯,《亞洲的智略》(臺北:遠流,2000年11月1日)。
李登輝受訪,鄒景雯紀錄,《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出版,2001年6月,初版50刷)。
李登輝、小林善紀著,楊子瑩譯,《李登輝學校的教誨》(臺北:先覺出版,2001年10月)。
李登輝筆記,國史館李登輝口述歷史小組編註,《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5月)。
李潔明(James R. Lilley)著,林添貴譯,《李潔明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7月17日,初版六刷)。
邵毓麟,《使韓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中華民國69年11月1日)。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陳誠主臺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卷63期5(1993年11月),頁15-22。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總策劃,《歷史的凝結—1977~79臺灣民主運動影像史》(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總策劃,韋本、陳世宏執行主編,《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總策劃,韋本執行主編,《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總策劃,張建隆、黃建仁執行主編,《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雷震,《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臺北:遠流,2003年9月1日)。
熊先舉,〈國民中學教科書的編印〉,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臺灣書店,中華民國77年9月),頁105-121。
熊向暉,〈毛澤東「沒有想到」的勝利—回憶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席位的過程〉,《百年潮》,期1(1997年),頁12-19。
熊向暉,〈毛澤東「沒有想到」的勝利—回憶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席位的過程(續)〉,《百年潮》,期2(1997年),頁18-27。
潘振球口述,朱重聖、郭紹儀訪問,張世瑛紀錄,《潘振球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中華民國93年11月)。
龔楚,《龔楚將軍回憶錄》(香港:香港月刊社,1978年)。
二、 專書
石計生,《意識型態與臺灣教科書》(臺北:前衛,1993年5月)。
江南,《蔣經國傳》(臺北:李敖出版社,1993年7月,再版)。
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1994年2月)。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復文,中華民國69年4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中華民國65年9月)。
吳寄萍,《蔣總統教育思想》(臺北:正中,中華民國58年8月)。
李松林,《蔣介石的臺灣時代》(臺北:風雲時代,1993年11月)。
李松林,《蔣經國的臺灣時代》(臺北:風雲時代,1993年11月)。
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圖輯》(臺北:近代中國,中華民國83年11月24日,增訂一版二刷)。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73年3月)。
李筱峰,《臺灣光復初期的民意代表—1946-195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民國74年)。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40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民國76年)。
杜正勝,《臺灣心 臺灣魂》(高雄:河畔,2000年12月,二版一刷)。
汪士淳,《漂移歲月:將軍大使胡炘的戰爭紀事》(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11月10日,初版二刷)。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民國67年4月)。
周玉蔻,《李登輝的一千天(1988-1992)》(臺北:麥田,1993年1月1日)。
周玉蔻,《李登輝和他身邊的人》(臺北:麥田,1996年2月15日)。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中華民國77年1月,五版)。
林玉體,《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中華民國80年11月,一版四刷)。
林玉體,《台灣教育與國家定位》(臺北:師大書苑,中華民國87年3月)。
林炎成,《標準本教科書內容商榷舉隅》(臺北:臺灣育英社,民國68年12月,再版)。
芮和蒸,《放眼神州—陶鑄文武合一反共愛國的中國青年》(臺北:幼獅,中華民國71年10月)。
若林正丈,《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4年3月,二版)。
徐雪霞,《光復以來中學歷史教科書變遷及意識型態分析(系列之一:國初中本國史)》(臺南:供學出版社,中華民國80年6月30日)。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紐約:明鏡出版社,2003年6月,十版)。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2001年7月,二版)。
張其昀,《新教育論集》第一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4年10月)。
張其昀,《新教育論集》第二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4年10月)。
張其昀,《新教育論集》第三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5年5月)。
張其昀,《新教育論集》第四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6年2月)。
張其昀,《新教育論集》第五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6年11月)。
張其昀,《新教育論集》第六冊(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中華民國47年7月)。
張宗良等著,《先總統 蔣公文教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中華民國69年10月)。
張慧英,《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臺北:天下遠見,2000年5月15日)。
張憲文、方慶秋主編《蔣介石全傳》,下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理查‧威爾遜(Richard W. Wilson)著,朱雲漢、丁庭宇譯,《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臺北:桂冠,中華民國73年12月31日,二版)。
許介鱗,《戰後臺灣史記》(臺北:文英堂,中華民國85年9月)。
許介鱗,《台灣史記(續)》,卷四(臺北:文英堂,2001年11月)。
郭立民主編,《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臺北:永業,1992年4月5日)。
陳一新,《斷交後的中美關係》(臺北:五南,中華民國84年5月,初版二刷)。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臺北:聯經,2001年8月,二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臺北:聯經,2001年8月,二版)。
陳伯璋,《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中華民國77年10月)。
陳鵬仁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黨務工作報告》(臺北:近代中國,中華民國86年12月31日)。
陳鵬仁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編》(臺北:近代中國,中華民國88年12月25日)。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10月1日)。
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2002年1月)。
彭懷恩,《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中華民國76年10月)。
黃俊傑等著,《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 : 歷史與社會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華民國75年)。
黃俊傑,《農復會與臺灣經驗》(臺北:三民,中華民國80年)。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臺北:東大出版,中華民國82年1月)。
黃政傑,《教育的生路》(臺北:師大書苑,中華民國83年10月,二刷)。
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中華民國84年)。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中華民國86年)。
葉煬彬,《國民中學「認識臺灣」課程架構研究—以統整的、實作的、臺灣主體的、以及年鑑學派的模式之建立》(臺中: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中華民國84年6月)。
趙既昌,《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中華民國74年6月)。
齊茂吉,《蔣中正先生與台灣安全—由古寧頭戰役到八二三戰役》(臺北:黎明文化,中華民國80年10月)。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1954-1971)》(臺北:新新聞文化,1997年1月)。
戴月芳、羅吉甫主編,《臺灣全記錄》(臺北:錦繡出版社,中華民國79年5月)。
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臺北:幼獅,中華民國68年5月,再版)。
三、 期刊論文
中共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打開中美關係的歷史進程—尼克松總統訪華記事〉,《黨的文獻》,期3(1991年5月15日),頁81-86。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卷8期2(中華民國90年12月),頁145-208。
伍振鷟,〈三民主義的教育政策及其實踐〉,《三民主義學報》,期9(中華民國74年7月),頁405-412。
江芳盛,〈從海峽兩岸國中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看歷史與權力的關係〉,《暨大學報》,卷7期1(2003年6月),頁31-58。
呂實強,〈國中新課程—「認識臺灣(歷史篇)」科設立的經過與教材教學有關的幾項問題〉,《國立編譯館通訊》,卷9期2(中華民國85年4月),頁17-24。
李國祁,〈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期3(中華民國66年9月30日),頁41-46。
李國祁,〈今日歷史教育所發生的問題〉,《史學會刊》,期27(中華民國72年5月),頁2-6。
李國祁,〈我國中學歷史課程及教材之檢討與建議〉,《臺灣教育》,期445(中華民國77年1月),頁4-8。
李國祁,〈談國中歷史教科書編寫的理想與認知〉,《國立編譯館通訊》,卷10期1(中華民國86年1月),頁18-22。
李筱峰、洪聰益,〈蔣政權「反共抗俄」的政治迷思史料舉隅〉,《台灣史料研究》,號12(1998年11月),頁45-79。
杜念中,〈孫立人確實拍發了一通想要政變的密電〉,《新新聞周刊》,總期183(1990年9月10日),頁24-26。
屈山河,〈CIA檔案中的孫立人〉,《新新聞周刊》,總期361(1994年2月6日),頁16-33。
林德龍,〈國府遷臺前後社會控制之歷程〉,《台灣史料研究》,號3(1994年2月),頁114-119。
邵玉銘,〈抗戰勝利至大陸淪陷前美蘇與國共四角關係之研究與檢討(中)〉,《傳記文學》卷37期6(1980年12月),頁93-100。
邵玉銘,〈抗戰勝利至大陸淪陷前美蘇與國共四角關係之研究與檢討(下)〉,《傳記文學》卷38期1(1981年1月),頁65-73。
青石,〈斯大林力主中國出兵援朝〉,《百年潮》,期2(1997年),頁38-48。
柳烱鎮文,田在香譯,〈韓國的國民精神教育〉,《台灣教育》,期324(中華民國66年12月25日),頁34-36。
省立鳳山高中,〈高中加強三民主義思想教育功能實驗報告〉,《教育資料文摘》,期26(中華民國69年3月),頁56-65。
胡佛,〈威權體制的重建與民主化〉,《歷史月刊》,期23(中華民國78年12月),頁61-70。
胡煒崟,〈國(初)中歷史課本中有關「聯合國」教材的比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卷5期5(民國84年2月),頁91-112。
徐澤榮,〈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角色〉,《當代中國研究》,期2(2000年),頁1-18。
國立編譯館,〈歷史教學研討會問卷整理報告〉,《近代中國》,期3(中華民國66年9月30日),頁147-155。
張勝彥,〈認識臺灣(歷史篇)編寫簡介〉,《國立編譯館通訊》,卷9期2(中華民國85年4月),頁25。
郭為藩,〈從文化的認同談民族精神教育〉,《中華學報》,卷2期1(民國64年1月),頁55-64。
陳三井,〈科技衝擊下的歷史教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10期2(中華民國66年2月1日),頁98-99。
陳淑美,〈教科書也「解嚴」〉,《光華》,卷14期9(1989年9月),頁12-21。
陳漢強,〈反共教育與青年輔導〉,《台灣教育》,期324(中華民國66年12月25日),頁30-33。
傅亢,〈大眾傳播工具與反共教育〉,《政治評論》,卷31期1(中華民國62年9月),頁9-10。
勞榦,〈高初中歷史修訂原則〉,《中等教育》,卷13期4(中華民國51年8月),頁9。
黃人傑,〈如何突破當前思想教育的瓶頸〉,《訓育研究》,卷26期3(中華民國76年12月),頁26-27。
黃秀政,〈新編國中歷史第一冊的幾個構想〉,《史學評論》,期7(中華民國73年4月),頁99-131。
黃秀政,〈談改編國中歷史第一冊的簡化與淺化〉,《歷史教學》,卷2期1(中華民國78年7月),頁51-53。
黃秀政,〈四十年來我國國(初)中歷史科教育—以教科書的編纂為討論中心〉,《教育資料集刊》,輯16(中華民國80年6月),頁103-126 。
黃秀政,〈國中「認識台灣」(歷史篇)課程標準的研訂與特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卷5期5(民國84年2月),頁11-16。
黃秀政,〈談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教科書的編寫〉,《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卷6期5(中華民國85年2月),頁6-10。
黃秀政,〈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科的課程研訂與教材編寫〉,《國立編譯館通訊》,卷9期2(中華民國85年4月),頁11-16。
黃性模,〈反共教育新方向(上)〉,《中國憲政》,卷21期2(中華民國75年2月),頁8-10。
黃性模,〈反共教育新方向(下)〉,《中國憲政》,卷21期3(中華民國75年3月),頁10-11。
楊浪,〈戰爭邊緣—對「8‧23」金門炮戰的回顧〉,《戰略與管理雙月刊》,期5(1995年),頁24-35。
裘長平,〈談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科新課程—專訪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秀政教授〉,《國立編譯館通訊》,卷9期2(中華民國85年4月),頁43-45。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卷31期1(2001年3月),頁79-127。
齊茂吉,〈評析大陸政策的形成並兼論「國家統一綱領」的制定〉,《中華戰略學刊》,80年春季刊(中華民國80年3月31日),頁117-133。
齊茂吉,〈五〇年代毛澤東對臺灣問題的思考與轉變〉,《兩岸發展史研究》,期1(2006年8月),頁105-135。
劉崇鈜,〈歷史科修訂重點〉,《中等教育》,卷13期4(中華民國51年8月),頁8-9。
劍南,〈官方說法的迷思—從部定歷史教科書談台灣史意識〉,《南方雜誌》,期6(1987年4月),頁8-13。
歐用生,〈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期12(中華民國74年12月9日),頁91-125。
歐陽教,〈試論民族精神教育〉,《三民主義學報》,期9(中華民國74年7月),頁413-429。
盧申芳、邱秀文,〈歷史教學研討會紀實〉,《近代中國》,期3(中華民國66年9月30日),頁135-146。
閻沁恆,〈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回顧〉,《歷史教學》,卷1期1(中華民國77年7月15日),頁6-11。
戴超武,〈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和中蘇關係〉,《二十一世紀》,總期64(2001年4月),頁29-41。
四、 專書論文或研討會論文
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臺北:海峽學術,2001年11月)。
江炳倫,〈臺灣地區的政治教育〉,收錄於林宗義等著,《臺灣的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中華民國79年3月,一版二刷),頁101-118。
吳密察、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科書》(臺北:前衛,1994年3月)。
李登輝等著,《台灣新憲法—群策會「台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群策會,2005年1月)。
許南村編,《《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臺北:人間,1999年9月)。
陳伯璋,〈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反省與檢討〉,收錄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中華民國80年10月),頁171-203。
黃秀政,〈試論現階段中華民國國中歷史教科書的編纂—以新編國中歷史第一冊為例〉,收錄於《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華民國74年8月),頁145-172;亦收錄於《史學評論》,期11(中華民國75年1月),頁159-197。
齊茂吉,〈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收錄於賴澤涵、于子橋主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中華民國87年10月),頁69-91。
五、 學位論文
安後暐,〈美援對臺灣職業教育的影響(民國39~54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7年6月。
朱旭華,〈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臺灣土地改革(1948-196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1年。
呂亦成,〈兩岸關係變遷(一九四九~一九九九)與反共真諦之探討〉,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9年7月。
李麗卿,〈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78年5月。
孟祥瀚,〈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政府遷臺初期經濟的發展 : 1949-195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中華民國90年。
林尚達,〈蔣中正先生與九年國民教育政策形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1年1月。
張光輝,〈戰後初期的國民學校教科書分析(1945~1963)—以「反共抗俄」教育實踐之探討為中心〉,臺北:私立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3年6月。
張期玲,〈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臺北: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郭淑美,〈高中歷史教科書研究—以臺灣史教材為中心(1948~200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5年6月。
陳月萍,〈美援僑生教育與反共鬥爭(1950~196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3年9月。
陳思宇,〈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8年。
曾靜悅,〈臺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84年6月。
劉煒錚,〈國統綱領及其影響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4年6月。
歐用生,〈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中華民國79年6月。
蔡佩如,〈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臺灣論述為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蕭淑惠,〈遷臺後蔣介石的反共論述(1949-197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中華民國95年6月。
鍾瀚樞,〈一九五〇年代臺灣的美援教育計畫〉,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指導教授 齊茂吉(Mao-chi Chi) 審核日期 2007-7-1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