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203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3.128.189.104
姓名 李雅婷(Ya-ting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1987-2008年台灣客家議題發展之研究:以客家雜誌為例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Hakka Issues from 1987 to 2008:A Study on Hakka Magazine)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隨著1980年代台灣客家運動的興起,客家議題也逐漸受到社會大眾與政府的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1987-2008年台灣客家議題的發展情形。研究方法是採用內容分析法,以客家風雲雜誌、客家雜誌為樣本,藉由雜誌歷年來所刊載的內容以了解客家議題的發展過程與變化趨勢。本研究參酌客家運動歷年來的訴求主軸與目前客家族群的發展現況,並考量台灣社會的歷史脈絡與時代意義。在主題類目的建構上主要分成五大類,分別是:語言類、政治類、社會類、教育與文化類,以及其他類。在統計資料的處理方法上,則是使用次數分析,亦即計算其次數、百分比並進行排序與比較。為了能進一步理解報導內容在整個環境脈絡中的意義,也採取質化的詮釋分析分式,以了解客家議題的實質內涵。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兼採質、量並重的方式。
最後的研究結果發現,語言是雜誌所關注的首要議題,其次為政治,文化與教育則是新時代關注的議題。次類目則是以選舉和廣播電視為討論次數最多。在客家議題的發展過程中,本研究歸結為客家運動帶動了議題的發展,且客家議題首先取得媒體議程地位,然後再發展為一般社會大眾所關注的公共議程,最後再進入政府議程中,而促使客家議題進入政府議程地位的主要關鍵在於選舉。
摘要(英) Hakka movements in Taiwan started in the 1980s, and slowly gained awareness amongst the public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of Hakka movements from 1987 to 2008. The study applies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using Hakka Magazine (formerly Hakka Issues) as sample and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Hakka movement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 of the magazine over the years. The study also refers to the main demands of the past years’ Hakka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current Hakka developments. It also looks a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in Taiwan. The subject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language, politics, soci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d others. Statistics are compiled by quant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in other words calculating the times certain aspects arose, the percentage and then comparing the data by sequencing.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ports’ content meaning in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notation analysis was also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basis of Hakka issues. The study was therefore conducted focusing both on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language was the issue that was most significantly focused on by the magazine, politics came second. Culture and education has only become a focus in the recent years. Other issues are discussed mostly during elections and on radio or television shows.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Hakka movement,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Hakka movement led the development of issues, yet the key point of pushing Hakka issues into government politics was due to elections.
關鍵字(中) ★ 客家議題
★ 客家運動
★ 客家雜誌
★ 議程設定
關鍵字(英) ★ Hakka movement
★ Hakka Magazine
★ Agenda Setting
★ Hakka issue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界定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社會運動理論 30
第二節 台灣客家運動之發展回顧 47
第三節 議程設定概述 60
第三章 不同時期客家議題之分析 79
第一節 基本資料統計 79
第二節 客家風雲時期 83
第三節 九○年代前期 89
第四節 九○年代後期 95
第五節 客委會時期 102
第四章 各類客家議題內容之分析 111
第一節 語言類 112
第二節 政治類 127
第三節 社會類 139
第四節 文化與教育類 147
第五節 其他類 1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結論 169
第二節 建議 183
參考書目 18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蘭生(1988)。傳播原理。台北:三民。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甫昌(1992)。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34。
______(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1,129-210。
______(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______(2003a)。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蕭新煌(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421-452)。台北:巨流。
______(2003b)。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振寰(1991)。社會運動的政治化及其問題。中國論壇,32(2),40-44。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______(2005)。台灣客家族群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客家學院主辦之2005年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
______(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政策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534-562)。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古國順(2000)。客家雜誌對客家文化的貢獻。客家,124,3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2004年。台北:文建會。
江明修主持、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2001)。客家政策白皮書先期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29,163-229。
吳定(2003a)。政策管理。台北:聯經。
______(2003b)公共政策。台北:空大。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李喬(1991)。客家人在台灣社會的發展。載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33-40)。台北:臺原。
李金銓(198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余致力(2006)。議程設定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載於余致力(主編),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頁1-25)。台北:世新大學。
周錦宏、張正霖(2007)。公共關係—休閒事業的觀點。台北:華立。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
林信丞(2007)。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邱榮舉(2000)。論客家文藝復興。客家,124,25-28。
______(2002)。台灣客家政策與客家文化園區。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
施正鋒(2004a)。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______(2004b)。語言與認同政治──族群認同以及國家認同的考量。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之族群語言之保存與發展分組會議。
范振乾(2002)。台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面向說起。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頁185-270)。南投:台灣省文獻館。
______(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17-447)。台北:客委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徐正光(1991)。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4-9)。台北:正中。
______(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載於徐正光等(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381-39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正光、張維安(2007)。導論-建立台灣客家知識體系。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15)。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徐智德(2004)。從政治過程論的觀點探討台灣客家運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高承恕(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台北:巨流。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舉研究,9(1),41-80。
黃東益、鍾道明(2005)。高鐵財務融資爭議與議程設定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281-309。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恆秋(1998)。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介紹「客家雜誌」。文訊別冊,150,34-36。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______(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臺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33-66。
______(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載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37-68)。台北:前衛。
張家銘等(譯)(1997)。Anthony Giddens著。社會學。台北:唐山。
張耀仁(2006)。跨媒體議題設定之析探:整合次領域研究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5(2),73-130。
陳光中(1989)。社會運動的定義。社會福利,72,7-10。
陳昭如(1991)。重建台灣族群關係—談『客家運動』之理念與意義。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198-203)。台北:正中。
陳板(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社區營造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503-533)。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陳恆鈞(譯)(2001)。公共政策演進研究途徑。台北:學富。
陳敦源、韓智先(2000)。是誰告訴人民他們要什麼?媒體、民意與公共議程設定。研考雙月刊,24(1),19-31。
陳運棟(1991)。義民乎?不義之民乎?。載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个客家人(頁102-116)。台北:臺原。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20。
莊英章(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31-40。
彭思衍(譯)(1971)。Edwin Emery, Philip H. Ault著。大眾傳播學。台北:聯合。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孝濚(1988)。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分意識之甦醒。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7)。台北:正中。
葉至誠(2006)。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載於章英華、葉至誠、吳來信(編著),社會學(頁289-311)。台北:空大。
葉肅科、董旭英(2002)。社會學概論。台北:學富文化。
廖述銘(2002)。媒體議題與政策議題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核四興廢決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台北:巨流。
劉阿榮(1997)。民族主義基本概念的解釋:認同及國家認同條詞 ,載於洪泉湖、劉阿榮(主編),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頁1-6)。台北:時英。
劉惠玲(2004)。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6)。台北:巨流。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蕭新煌、黃世明、翁仕杰(1995)。百年來台灣社會力的浮沈與轉型。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百年來的台灣(頁110-149)。台北:前衛。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北市文獻會。
薛雲峰(2008)。快讀台灣客家。台北:客委會。
鍾肇政(1991)。我們不是隱藏人,中國時報3.15。
龐建國(1994)。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載於詹火生等(編著),社會學概論(頁257-281)。台北:匯華。
貳、西文部分
Brand, K-W. (1990). Cyclical Aspects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Waves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Mobilization Cycles of New Middle-class Radicalism. In Russell J. Dalton, & Manfred Kuechler(Ed.), Challenging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in Western Democracies(pp.23-42).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ossley, N. (2002). Making sense of social movements. P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Crable, R.E & Vibbert, S.L.(1985). Managing issues and influencing public policy.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1(2), 3-15.
Cobb, R. W. & Elder, C. D.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 of Agenda-build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hen, B. (1963).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lla Porta, D, & Mario, D. (1999). Social Movements :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Dearing, J. W. (1989). Setting the Polling Agenda for the Issue of AID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3(3), 309-329.
Dearing, J. W. & Rogers, E. M. (1996). Agenda-Setting. CA: Sage Publicatons.
Dutton, J.E., Fahey, L and Narayanan, V. K. (1983). Toward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Issue Diagno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 307-323.
Federico, R. C.(1975). Sociology. NY: John Wiley & Sons.
Goodman, N.(1992).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NY: Harper Perennial.
Goodwin, J, & James M. J. (2003). The Social Movements Reader: Cases and Concepts. Malden, MA : Blackwell.
Heath, R. L & Nelson, R. A. (1986). Issues Management: Corporate Public-making in An Information Sociaty. Beverly-Hills, CA: Sage.
Kingdon, J. W. (1984) (1995).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N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Koenig, L. W. (1986).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Lazarsfeld, P. C. & Merton R. K (1948). Mass Communication, Popular Taste, and Organized Social Action. In Bryson L.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a series of addresses.(pp95-118). NY: Haper and Brothers.
Lang, G.E. & Lang, K (1981). Watergate: An Exploration of the Agenda-Building Process. In G. Cleveland Wilhoit & Harrold de Bock(Ed.),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olume 2.(pp447-468). Beverly Hill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Mauss, A. L. (1975). Social Problems as Social Movements,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o.)
McAdam, D. McCarthy, J.D & Mayer N.Z. (1988). Social Movement. In Neil J. Smelser (ED.), Handbook Of Sociology (pp. 695-737). Beverly Hills: Sage.
McAdam, D. (1999).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 D. McCarthy J.D., & Mayer N. Z.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N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 D., & Mayer N. Z. (197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cCarthy, J. D., & Mayer N. Z. (1977).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6), 1212-1241.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ci Qpinion Quarterly, 36, 176-187.
McCombs, M. E. (1976). Agenda-Setting Research; A Bibliographic Essay. Reference Materials – Bibliographies.1-24.
McQuail. D & Windahl, S. (1993). Communication Models. (2nd ed.) NY: Longman.
Melucci, A. (1985). The symbolic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movements, Social Research, 52(4), 789-816.
Parekh, B. C.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gers, E. M. & Dearing, J. W. (1988). 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 been? Where is it going? In J. A. Anderso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pp.555-594). Newbury Park, CA: Sage.
Tarrow, S . (1998).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uraine, A. (1981). The Voice and the Eye: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09-6-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