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29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 、訪客IP:3.142.197.212
姓名 李婉菁(Wan-ching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客家社會企業家田家炳推動德育工程之研究―以兩岸三地為例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田家炳客家社會企業家為研究對象,探討田家炳在成立田家炳基金會推動兩岸三地之德育工程。探究其社會企業家之精神,田家炳基金會成立資金主要是依據個人資產及家族產業捐助而成,秉持著「寧可實而不華、切忌華而不實」的目標,在商業經營或為人處事上強調考慮客戶的利益與尊重他人的尊嚴。此外,他的座右銘為「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於後人」的利他企業家精神。希望可以將他的資產留給需要幫助的人,迄今已捐盡八成財產,在中國大陸香港兩地廣建166所田家炳學校,展開社會慈善事業,且衷於品德教育。本研究範疇主要汲取「香港賽馬會青少年培育—共創成長路」計畫,以創新系統化的教材、教法推行德育工程;研究方法以文獻資料分析、深度訪談和焦點團體等方法探討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兩岸三地之德育工程。研究發現兩岸三地推動德育工程主要以融入校本化的品德教育課程的特色,特別強調:一、香港共創成長路透過公部門、學校、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協力合作;二、中國大陸共創成長路與香港共創成長路團隊合作;三、臺灣品德教育課程將公民教育融入生活學習。希望可以透過德育工程發揮社會效用與影響。最後,本研究建議透過分析兩岸三地推動德育工程個案,探討德育工程之源起、特色、影響與成效,瞭解兩岸三地各區域之間相同及異同之處,未來研究建議提供培養青少年正面發展與積極能力之方法。
摘要(英) In this study, I took Tin Ka Ping, Hakka social entrepreneur, as my research object and studied how Tin Ka Ping Foundation have promoted the moral education project in Hong-Kong, China and Taiwan since 1982. To explore his spiri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the foundation was established from his own wealth and mainly emphasize on protecting benefits of their customers and respect on the dignity of society. He hopes that his assets can be left to the people who need help, and so far he has donated 80% of his assets to build 166 schools to sprea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hina and Hong Kong. The main scope of the study is to learn from the "Road to Adulthood" project of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in order to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method include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to study the moral education engineer in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is three areas promote moral education engineer mainly wit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pecialties, specially emphasizing on school-based entry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manpower training, teaching resourc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society. Finally, this study recommend the promotion of mor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case of the three areas, analyze the source of moral construction beginning, features, impact and effectiveness, to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areas, providing effec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positive attitude for teenagers.
關鍵字(中) ★ 客家社會企業家
★ 田家炳基金會
★ 德育工程
★ 共創成長路
關鍵字(英) ★ social entrepreneur
★ Tin Ka Ping Foundation
★ moral educational engineer
★ P.A.T.H.S road to adulthood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相關文獻檢閱 ................................................................................................... 19
第二節 田家炳基金會致力中國大陸教育事業 ........................................................... 26
第三節 兩岸三地德育工程實施概況 ........................................................................... 32
第四節 研究架構建立 ................................................................................................... 39
第三章 兩岸三地德育工程推動個案析探 43
第一節 香港共創成長路理念與推動............................................................................. 43
第二節 中國大陸共創成長路個案析探......................................................................... 46
第三節 臺灣品德教育推動個案析探.............................................................................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香港共創成長路之實施成效 ........................................................................... 61
第二節 兩岸三地德育工程源起與特色 ....................................................................... 61
第三節 兩岸三地德育工程實施方式和影響 ............................................................... 74
V
第四節 兩岸三地德育工程綜合比較 ...........................................................................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06
參考文獻 109
附錄文件 109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上海田家炳中學學校成立理念(2012)。2014年11月20日,取自:上海田家炳中學網頁http://www.tjb.edu.sh.cn/portal/1/index.html。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頁97-11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迎新(2014)。學校文明禮儀活動德育功能的實現途徑。學理論,21,76。
王傳金(2001)。論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未出版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市。
台北市木柵國民中學學校成立宗旨、簡介。(2012), 2014年11月12日,取自:台北市木柵國民中學學校網頁http://www.mcjhs.tp.edu.tw/?q=zh-hant/node/136。
田家炳(2014)。我的幸福人生。香港:田家炳基金會。
田家炳文教基金會(2004)。愛國興教的田家炳-田家炳文教工作在臺灣。新北市:學海出版社。
田家炳基金會(2012)。夕陽川樹補花紅-溥施隆教的田家炳。香港:田家炳基金會。
田家炳基金會(2014)。德育工程─幸福人生的建立教師手冊。香港:田家炳基金會。
田家炳基金會網站項目開展─共創成長路(2014)。2014年11月1日,取自:田家炳基金會網站網頁。http://www.tinkaping.org/lang_hk。
田榮先、蕭開廷(2008)。田家炳基金會銀禧紀念集。香港:田家炳基金會。
石丹理、馬慶強(2007)。青少年正面發展構念。載於石丹理、馬慶強(主編);劉兆瑛、韓曉燕(分冊主編),「共創成長路」青少年培育計畫概念架構及課程設計手冊II。上海市:學林出版社。
石書臣、鄭建芳(2003)。試析德育功能的兩重性質及其發展。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3-66。
吳照雲(2005)。理性看企業社會責任。中國大陸企業管理研究2005年會會議論文集(頁63-90)。
宋文新(2009)。有效發揮課堂教學德育功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市。
李凡(2013)。談客家人尊祖敬宗‧開拓精神。六堆風雲雜誌,14,18-19。
李太平(1999)。德育功能•德育價值•德育目的。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89-93。
李政賢(2010)。質性研究:計畫與計畫撰寫。臺北市:五南。
李紹偉(2014)。社會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中國大陸礦業大學,北京市。
李琪明(2011)。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新北市:心理。
李樹芳、張宏崗(2006)。和諧社會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代青年研究,4, 17-19。
杜時忠(1997)。德育功能層論—兼評德育功能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 88-100。
於丹(2013)。高校學生社團德育功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
客家委員會(2014)。臺灣五大族群。2014年10月20日,取自:客家委員會網頁:http://www.hakka.gov.tw/mp1.html。
洪中夫(2008)。玩出品格力 : 靑少年體驗式學習的品格教育 。臺北市:校園書房。
珊珊(2009)。社會企業家:公益慈善新思路。中國西部,Z9,50-75。
香港共創成長路計畫共創成長路簡介(2012)。2014年11月3日,取自:香港共創成長路計畫網頁http://www.paths.hk/Pages/Index。
徐永光(2011)。社會企業運動有洶湧之勢。商務週刊,18,15。
徐江寶(2012)。學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問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蕪湖市。
徐樹(2013)。社會企業家精神:社會使命與社會創新的融合。中國大陸商貿,32,56-70。
桃園縣大溪國中網站學校成立宗旨、簡介(2012)。2014年11月14日,取自:桃園縣大溪國中網站學校網頁:http://ms2.dsjh.tyc.edu.tw/dsjh/。
桃園縣瑞原國中網站學校成立宗旨、簡介(2014)。2014年11月10日,取自:桃園縣瑞原國中網頁:http://www.ryjh.tyc.edu.tw/。
馬慶強、孫翠芬(2007)。第九章「共創成長路」計畫的制定工作─概述初中課程計畫的建議。載於石丹理、馬慶強(主編);劉兆瑛、韓曉燕(分冊主編),「共創成長路」青少年培育計畫概念架構及課程設計手冊I:背景、概念和設計(頁171-192)。上海市:學林出版社。
常州田家炳中學成長路課程介紹(2012)。2014年11月21日,取自:常州田家炳中學網頁:http://bhjsyx.bhjy.net/tresearch/a/159937157cid00047。
常亞慧(2001)。教學認識方式考察。未出版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市。
張淩寧(2009)。中交股份: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文化。WTO經濟導刊,6,40-42。
許詩佳(2010)。臺灣社會企業之人力資源管理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班,桃園縣。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5-12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文貞(2014)。客家產業節目的族群意象分析─以客家安可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社會文化碩士班,桃園縣。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市:智勝。
陳定銘、李婉菁、陳彥蓉(2014)。田家炳基金會推動教育志業實踐之策略─共創成長路方案之社會網絡分析。論文發表於中國大陸東北長春市舉辦之「2014全國田家炳中學校長論壇」,中國大陸東北。
陳定銘、曾韻潔(2012)。客家社會企業家實踐社會價值之析探-以田家炳基金會為例。論文發表於「第三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四川成都。
陳金龍(2001)。西北貧困地區小學校本師資培訓研究與實驗。未出版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市。
揚州田家炳中學網站德育工作(2014)。2014年11月21日,取自:揚州田家炳中學網頁http://www.yztjb.net/。
曾韻潔(2013)。客家企業家社會價值實踐之析探:以田家炳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華東師範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上海田家炳中學(2014)。「共創成長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長計畫國際學術會議。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上海市田家炳中學。
華東師範大學團隊(2013)。「共創成長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長計畫2012--2013年度研討會暨導師培訓總結報告。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
馮嬋(2014)。社會責任呼喚社會企業家。人力資源管理,1,1-10。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曉君(2010)。客籍企業家興業精神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桃園縣。
楊中樞(2004)。學校課程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市。
楊韶剛(2007)。道德教育心理學,上海市:上海教育。
葉錫恩、餘斌、孫國賓(2013)。論田家炳創業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寧波大學學報,35(3),45-59。
廖大鵬(2001)。論師生關係的新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市。
劉阿榮(2010)。客家企業家精神與倫理。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219-243)。臺北市:智勝。
劉軍(2009)。整體網路分析講義:UCINET軟體使用指南。上海市:格智。
劉義章(2007)。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劉義章(2011)。行公義、好憐憫,現代儒商企業家田家炳的社會責任。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企業家(頁247-266)。臺北市:智勝文化。
劉曉莉(2005)。高校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蔣平波(2006)。中學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弱化問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市。
鄧燕霞(2001)。思想政治教育本質論。未出版碩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市。
餘玉眉(1991)。資料分析的方法。載於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主編),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頁35-146)。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冀午(2012)。品德教育書。新北市:綠園。
蕭新煌(2011)。什麼是族裔企業?臺灣客家企業家又是什麼?。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企業家(頁1-5)。臺北:智勝。
優質學校改進計畫網站(2012),計畫發展歷程。2014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qsip/index.html
戴希立(2007)。香港「共創成長路」計畫簡介。中國大陸德育,2(8),93-94。
戴希立(2014)。道德教育的本土化與校本化:香港「共創成長路」計畫的理論與實踐。香港:田家炳中學。
薛孝宏(2001)。論教學交往—理論的探究與現實的思考。未出版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市。
薛麗(2005)。隱性課程德育功能探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謝佩格(2014)。客家文化園區之協力網絡研究-以苗栗縣三園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畫共創成長路宗旨(2014)。2014年8月10日,取自: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畫網頁http://www.paths.hk/Infos/info。
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畫共創成長路簡介評估(2014)。2014年8月12日,取自: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畫網頁http://www.paths.hk/ProgramEvaluations。
韓曉燕、石丹理(2014)。中國大陸青少年正面成長計畫「的成效評估-基於華東地區的實證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5-20。
嚴維佳(2013)。社會企業家的內涵與界定:基於社會創新的視角。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11-114。
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學校成立宗旨、簡介(2012)。2014年11月14日,取自: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學校網頁http://www.sztkp.com.cn/l。










貳、英文文獻
Baym, N. K. (1994). 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puter and Eeducation, 23(3), 247-255.
Benson, P. L. (1997). All kids are our kids: What communities must do to raise caring and responsibl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enson, P. L. (2003). Developmental assets and asset-building communities: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In R. M. Lerner & P. L. Benson (Eds.). Developmental assets and asset-building communitie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pp. 19–43).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New York : Greenwood.
Catalano, R. F., Berglund, M. L., Jean, A. M., & Ryan, H. S. (2002).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findings on evaluations of positive youthdevelopment program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5 (15), 104-112.
Catalano, R. F., Berglund, M. L., Ryan, J. A. M., Heather, S. L., & Hawkins, J. D. (1998).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findings on evaluations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5 (15), 104-112.
Dees, J. G., Emerson, J., & Economy, P. (2001).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 York: John Wiley.
Felicio, J. A., Gonçalves, H. M., & Gonçalves,V. C. (2013). Social Valu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non-profit social organization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 and socioeconomic context effect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66(10), 238-462.
Hanifan, L. J. (1920). The community center. Boston:Silver, Burdett& Company.
Hersh, R., Miller, J., & Fielding, G. (1980). Morels of moral education an appraisal. New York: Longman.
Huntington, S.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Kahn, R. L., & Cannell, C. F. (1957). The dynamics of interviewing: Theory, technique and cases. New York: Wiley.
Kooiman, J.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R. L., & Osberg, S. (2007).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 case for definition.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spring, 29-39.
Megargee, E. (1966). Undercontrolled and overxontrolled personality types in extreme antisocial aggression.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80, 1-29.
Prell, C., Hubacek, K., Quinn, C., & Reed, M. (2008). Who′s in the network? When stakeholders influence data analysis. Systpract Actres, 21, 443-458.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Princetion : 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
Saleebey, D. (2001).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isty Press.
Shek, D. T. (2010). Using students’ weekly diaries to evaluate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s: Are findings based on multiple studies consistent? Social Research, 95(3), 475-487.
Shek, D. T., Ma, C. M. (2011). Impact of the Project P.A.T.H.S. in the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years: Individual growth curve analyses.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11, 253- 266.
Shek, T. D., Lam, C. M. (2009). Evaluation of project P.A.T.H.S. using students’ weekly diaries: replication based on Secondary 2 students.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Journal, 1 (3), 267-276.
Sizer, T. R. (2000). The student are watching: Schools and the moral contract. Boston: Beacon Press.
Stevenson, H. H. (1997). The six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 Birley and D. F. Muzyka (eds), Mastering enterprise (pp.24-46). London: Financial Times Pitman.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5-6-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