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756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9 、訪客IP:18.218.114.244
姓名 章紫庭(Tzu-ting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文創產業創新策略之研究
(Study on Hakka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novation Strategies)
相關論文
★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中文摘要
文化創意產業為各國帶來了無限生機與商機,行政院在2002年正式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重要項目之一;客家委員會也於近年開始推動「Hakka Taiwan客家臺灣商品/廠商認證」、「客家產業輔導計畫亮點業者」,無非就是為了推動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而在面臨經濟、社會環境快速的變遷下,富涵客家文化特色的客家特色商品在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之際,應該在產品產出的各個生命週期階段,實施最創新的策略,並且透過行銷策略創新之規劃,提高客家產業的競爭力,期望能透過創新策略的的規劃,特色廠商能夠與公部門合作開創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的藍海市場,以達到經濟與文化共存之永續發展。基此,本研究以SWOT分析理論,透過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客家特色廠商為研究個案,探析其發展客家文化創意商品之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並探究其在產品生命週期及在行銷方面的創新策略,俾利提供未來公部門及其他特色廠商之建議。最後希冀能將此研究結果提供客家特色廠商在未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有比較建設性的參考指標,讓客家特色廠商在遽變的時代下能永續經營,並延續、傳承客家文化的生命力。

關鍵詞: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客家特色廠商、SWOT分析、4P行銷策略
摘要(英) Abstra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rought infinite vital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various countries. In 2002, Executive Yuan has formally lis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s an important item in “Challenge 2008: National Development Focus Plan”; Hakka Affairs Council also began promoting “Hakka Taiwan Hakka Taiwan products/vendor certification” and “Hakka Industry Counseling Program Key Business,” in order to promote Hakka industries. Facing the rapid changes in economy and society, as Hakka specialty products with Hakka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being developed 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t each stage of the product output life cycle, the most innovat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hrough planning of marketing strategy innovation, to elev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akka industrie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planning of innovative strategies, specialty businesses can work with the 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a blue ocean market for Hakka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which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n coexist,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uses SWOT analytical theor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vendors with Hakka specialties as case studies to explore their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developing Hakka cultural and creative merchandise.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and marketing,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specialty vendors in the future. Finally,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provided to vendors with Hakka specialties, so that they can have more constructive referential indicators when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future, so that vendors with Hakka specialties can sustain their operations in a rapidly changing time, to continue and pass on the vitality of Hakka culture.
Keywords: Hakka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vendors with Hakka specialties, SWOT analysis, 4P marketing strategy
關鍵字(中) ★ 客家文化創意產業
★ 客家特色廠商
★ SWOT分析
★ 4P行銷策略
關鍵字(英) ★ Hakka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 vendors with Hakka specialties
★ SWOT analysis
★ 4P marketing strategy
論文目次 目次
ABSTRACT II
謝 辭 IV
圖 次 VII
表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族群經濟與客家產業 13
第二節 客家文化創意產業 17
第三節 創新的定義與策略 44
第四節 相關文獻檢視 51
第五節 研究架構 57
第三章 研究個案介紹與分析 59
第一節 個案背景介紹 59
第二節 研究個案之SWOT分析 71
第四章 研究個案之創新策略分析95
第一節 策略組合 95
第二節 產品生命週期創新策略 109
第三節 行銷策略整合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結論 1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3
參考文獻 151
壹、中文部份 151
貳、西文部份 157
附錄 159
附錄一 159
附錄二 161
附錄三 162
附錄四 16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俐容(2010)。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 (頁162-184)。臺北市︰智勝。
王保鍵(2013)。圖解客家政治與經濟。臺北市︰五南。
王明珂(2001)。蠻子.漢人與羌族。臺北市︰三民。
文化部(2014)。2014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市:文化部。
丘昌泰(2010)。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載於江明修(主編) ,客家政治與經濟(頁 2-25)。臺北市︰智勝。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論。臺北:政大書城。
江奇香(2012)。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服務與行銷之研究-以馬來西亞紫藤文化集團為例。醒吾技術學院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新北市。
江正文(2005)。建構文化創意產業之行銷平臺探討--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輔仁     
  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新北市。
李天鐸(2011)。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臺北市:遠流。
何畏、易家詳(譯)(2005)。經濟發展理論(原作者:Joseph A. Schumpeter)。臺北市:左岸文化
李依芳(2004)。文化創意產業之整合性行銷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俊(譯)(2005)。創意英國(原作者:Chris Smith)。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吳珮慈(2013)。美濃客家文化元素探究暨創意商品設計與評估。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吳家喬(2011)。客家創意生活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苗栗公館五穀文化村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中壢市。
吳翠松(2009)。臺灣客家人隱形心理初探:苗栗客家人語言使用行為的觀察。載
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九十八年度整合
計畫成果報告書。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苗栗市。
邱誌勇(2011)。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政策概觀。載於李天鐸(編著),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頁1-50)。臺北市:遠流。
邱連枝(2011)。苗栗客家社區社會企業之探討︰社會資本的觀點。載於江明修(主 編),客家企業家(頁207-246)。臺北市︰智勝。
林浩(2007)。客家文化人類學視野。臺北市︰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林淑蓉(2007)。飲食文化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臺灣客家研究學論。
林榮泰(2009)。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從感性科技、人性設計與文化創意談起。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32-42。
林正慧(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使館學術集刊,10。
林佳蓁(2005)。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苗栗大湖草莓園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林庭妃(2012)。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之研究-以緩.慢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臺中市。
柯先亞、李德松、葉雲嬰(2013)。熱銷文創商品關鍵因素之探索:設計與行銷構面。亞東學報,33,107-122。
客家委員會(2012)。客庄十二大節慶。臺北市︰客委會。
客家委員會(2014)。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 客家魅力。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俞龍通(2012)。亮點客家︰臺灣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路。臺北市︰師大師苑。
施百俊(2012)。開心玩文創︰從0到億的創新魔法書。臺北市︰書泉。
施雅玲(2013)。他山之石,亞洲各國時尚如何深入傳統文化。載於廖育珮等(執    行製作),遇見客裝,頁(16-21)。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臺北市:商周。
徐正光(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新北市:客家委員會。
許文志等(2009)。地方產業創新策略。臺北市:五南。
張維安、黃毅志(2000)。臺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載於徐正光(主編), 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9-20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張維安、謝世忠(2004)。臺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研究︰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線客機鄉鎮文化產業。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翰璧(2011)。客家族群產業的制度性脈絡與網絡特性︰以馬來西亞檳城中藥業為例。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企業家(頁267-283)。臺北市︰智勝。
張輔玲、管倖生(2011)。創意商品設計品質量表建立。紡織研究綜合期刊,21(2), 40-50。
張文櫻(2007)。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模式之研究-以文化創意商品產業價值鏈觀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未出版,臺北市。
張怡平(2005)。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苗栗縣地方特色產業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未出版,臺中市。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市︰智勝。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1-臺灣文創的第一堂課。臺北市︰先覺。
陳冠年(2004)。SWOT分析術在圖書館的應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3,125-136。
陳淑汝(2003)。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皮影戲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未出版,雲林縣。
陳勁、姚威(譯)(2009)。你有種創新嗎 (原作者:Elaine Dundon)。臺北市:博雅書屋。
陳正芬(譯)(2006)。創新者的實踐 (原作者:Michael L. George & James Works)。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0)。第五項修練(原作者: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莊麗香(2006)。六堆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及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曾嬿芬(2001)。族群與經濟。載於張維安、朱燕華(主編)。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臺北:生智文化。
葉立誠(2013)。時尚回流新律動。載於廖育珮等(執行製作),遇見客裝(頁36-45)。 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葉碧雯(2006)。桃園縣龍潭鄉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SWOT分析。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未出版,臺北。
程湘如(2013)。客家花布之文創商品力。載於廖育珮等(執行製作),遇見客裝(頁22-27)。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黃湫淑(2010)。文創通路新探-以文獻為基礎之概念架構。美和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未出版,屏東。
詹惠芳(2013)。應用設計法則建構客家文創商品評價體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屏東。
楊國樞(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
廖肇弘(2007)。以Web 2.0 建構企業開放式創新策略。臺北市:創新育成中心。
廖育珮(2013)。遇見客裝。臺北市︰客家委員會。
劉阿榮、李世暉(2010)。客家經濟與產業發展。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436-457)。臺北市︰智勝文化。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
劉吉發等(2005)。文化產業學。臺北市:經濟管理。
劉煥雲(2006)。台灣客家文化產業與文化觀光之發展:以六堆地區為例。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鄭自隆(2013)。文創行銷。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謝宜君(2008)。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未出版,中壢市。
戴寶村(2006)。藍布衫 油紙傘。臺北市︰日創社文化。
戴至中(譯)(2002)。24/7創新:變動年代的企業求生與致勝藍圖(原作者:Stephen M. Shapiro.)。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蕭新煌(2011)。什麼是族裔企業 ? 臺灣客家企業家文化又是什麼。載於江明修(主 編),客家企業家(頁1-5)。臺北市︰智勝。
 


貳、西文部份
Bonacich, E. &Modell, J. (1980). The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Ducker, P. F. (1973).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Harper & Row.
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6, 6-21.
Light, H (1972). Ethnic Enterprise in America: Business and welfare among Chinese, Japanese, and Blacks.Uin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ght, H. & Gold, S. J. (2000). Ethnic economie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McCarthy, E Jerome (1996).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R.D. Irwin Press.
Sawhney, M. (2006) et al. The 12 Different Ways for Companies to Innovat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47, 75-81.
Throsby, 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陳定銘(Ting-ming Chen) 審核日期 2015-7-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