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757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6 、訪客IP:3.15.237.255
姓名 朱陳永鵬(Yung-Peng Ch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詔安客福老化現象之研究:以桃園市八德區為例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桃園市八德區位於桃園市境之東北,八德區詔安客家先民於清朝乾隆年間渡臺禁令廢弛後,從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遷居來臺,當時此地居住客家、福老移民,由於從清朝、日治時期到民國初年,不當的省籍二分法,再加上詔安客家語和粵東客家語語音系統上的差別,造成詔安客在族群與語言的認同上偏向福老人。經過二百多年後的現在,這群詔安客後裔因受到福老文化的影響,逐漸福老化,各個年齡層幾乎都使用福老語,尤其是年輕一輩的最為嚴重,除了福老語的影響之外,政府錯誤的國語政策,更加深了詔安客語的流失。另外,詔安客從大陸原鄉來到桃園市八德區,伴隨他們而來的是濃濃的詔安客家風情,在八德創造出勤儉、純僕和刻苦耐勞的客家聚落,也在八德的歷史發展歷程中,留下許多詔安客家的傳統文化。然而隨著都市化與工業化的推展,逐漸的流失或被遺忘。
本論文研究的區域為桃園市八德區,研究對象是以當地的詔安客家居民為主,以現況來討論詔安客的語言使用狀況與族群認同情形,採用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有以下四種情況正在發生中:第一是詔安客家與福老族群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第二為詔安客語的使用能力與年齡成正比,亦即年齡愈長者,詔安客語使用能力愈好;第三為詔安客家族群的認同內涵,在老年人與青壯年人這二個世代是有差別的,老年人會以祖籍作為其認同的基礎,而青壯年人會以語言作為其認同的基礎;第四語言可以說是一個族群重要的標幟,當語言慢慢流失了,可以預言未來詔安客家族群也會跟著消失。最後,以Gordan(1964)的同化理論而言,桃園市八德區的詔安客正處於婚姻同化與認同同化之間。


關鍵詞:詔安客、福老客、福老化現象、族群同化、族群認同
摘要(英) Abstract
Bade District, Taoyuan City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aoyuan City. Zhaoan Hakka ancestors in Bade District moved to Taiwan from Zhaoan County, Zhangzhou Prefecture, Fujian Province after the ban against moving to Taiwan was lifte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in Qing Dynasty. At that time, the Hakka and Fulao immigrants lived here. Due to the improper provincial dichotomy from Qing Dynasty to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initial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ifference of voice system between Zhaoan Hakka and Eastern Guangdong Hakka, Zhaoan Hakka was tended to Fulao People in ethnic and linguistic identity. After over two hundred years, now the descendants of Zhaoan Hakka are affected by Fulao culture and gradually become “Fulaolized”, and people of all ages use Fulao language. In particular, the young generation is severely affected by Fulao language the most.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 of Fulao language, the wrong Mandarin policy proposed by government also deteriorated the loss of Zhaoan Hakka. Besides, Zhaoan Hakka moved from their hometown of mainland China to Bade District, Taoyuan City; along with them, it was filled with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of Zhaoan Hakka, and then they developed Hakka settlement with frugal, simple and hard-working characteristics in Bade and also remained lots of Hakka’s traditional culture dur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Bad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Hakka’s traditional cultural had gradually loss and been forgotten.
Bade District, Taoyuan City wa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and local Zhaoan Hakka were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Researcher applied the current status to discuss the Zhaoan Hakka language use situation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and adopted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for research analysis.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there were four situations in progress: First, the boundary between Zhaoan Hakka and Fulao ethnic group was increasingly blurred; second, the competence for Zhaoan Hakka language us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age, namely, people with higher age had better competence for Zhaoan Hakka language use; third, Zhaoan Hakka ethnic groups had different identity connotations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old people and young people, indicating the old people’s identity was based on ancestral hometown, while young people’s identity was based on language; fourth, language is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mark of an ethnic group. If language losses gradually, it means that the Zhaoan Hakka ethnic group will also disappear in the future. Finally, in terms of assimilation theory of Gordan (1964), Zhaoan Hakka in Bade District, Taoyuan City encountered the situation between assimilation of marriage and assimilation of identity.



Keywords: Zhaoan Hakka, Fulaolized Hakka, Fulaolization, Ethnic Assimilation, Ethnic Identity
關鍵字(中) ★ 詔安客
★ 福老客
★ 福老化現象
★ 族群同化
★ 族群認同
關鍵字(英) ★ Zhaoan Hakka
★ Fulaolized Hakka
★ Fulaolization
★ Ethnic Assimilation
★ Ethnic Identity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閩為福老、粵為客家」的謬思 5
第四節 各章概述 11
第二章 客家人的福老化現象與福老客 13
第一節 福老化與福老客 13
第二節 族群與族群的接觸 19
第三節 族群認同 2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五節 研究範圍 35
第三章 桃園市八德區的拓墾歷程 37
第一節 八德區的沿革概況 37
第二節 臺灣是詔安客的新故鄉 40
第三節 八德區移民的拓墾歷程 44
第四節 八德區的社會與文化 54
第四章 八德區詔安客福老化的程度 65
第一節 語言消失中的詔安客家 65
第二節 詔安客的認同轉變 79
第三節 福老化下的詔安客語與當代族群認同的建搆 92
第五章 重新認識八德詔安客 10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1
築二節 本研究的限制 106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07
參考文獻 11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Earl Babbie 原著,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Steven Pinker 原著,洪蘭(譯),1998,《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臺北:
商業周刊出版社。
Uwe Flick 原著,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新北:韋伯文化國際。
王必昌,2005,《重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頁53-100,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4,〈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43-96。
,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湘雲,2007,《八德三元宮之探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昌泰,2004,〈新思維面對客家福佬化隱形化〉。《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19。網址:http: hakka.ncu.edu.tw/hakkapolieco/data/resource/02.doc
,2005,〈臺灣客家人的「福佬化」現象:族群同化理論的觀察〉。頁167-184,收錄於陳世松主編,《「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2006,〈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創刋號:45-96。
,2007,〈政策篇〉。頁534-562,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臺
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1-35。
田金昌,2012,〈從三官大帝信仰看移墾社會的變遷〉。《新竹文獻》50:117-139。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56,〈戶口普查疑難問題解答彙編〉。《中國內政》12(2):26-
35。
行政院客委會,2010,《98至99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報告》。臺北:
行政院客委會。
,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
客委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估》。臺北: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
余文儀,1993,《續修臺灣府志(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與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5-39。
吳中杰,1999a,〈台灣漳州客家分佈與文化特色〉。《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72-93。
,1999b,《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尋索隱伏的脈絡:福佬客文化的身影〉。《文化視窗》55:76-79。
,2007,〈雲嘉南福佬客的語言與文化〉。《國文學報》7:77-96。
吳中杰,邱彥貴,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吳正龍,2005,〈彰化福佬客之研究:員林鎮挖仔與菜公堂聚落的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7:23-57。
呂平山,2016,《北田房呂達川族譜》。桃園:祭祀公業法人桃園縣呂達川。
呂芳澧,1996,《北田房呂氏族譜》。桃園:祭祀公業呂達川。
呂理福,2009,《呂六合族譜》。桃園:祭祀公業呂六合管理委員會。
李亦園,1981,〈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頁215-216,收錄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蹟源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2,《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第三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坤錦,1988,〈詔安客家人在台灣的開墾與分佈〉。《客家雜誌》100:17-19。
李坤錦、楊永雄、廖寄彰,2013,〈探討來西螺七嵌地區(西螺、二崙、崙背)開墾的詔安客裔先民(包括張廖、李、鍾姓)來台開墾地點是否跟來台時間有因果關係〉。頁133-149,收錄於黃衍明主編,《2013詔安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李乾朗,1986,《臺灣的寺廟》。臺中:臺灣省新聞處。
卓克華,2003,《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文化。
林正慧,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1-61。
林玉珮,2005,《319鄉向前行:臺北 桃園 新竹 苗栗》。臺北:天下雜誌。
林秋鳳,2008,〈雲林縣崙背鄉港尾村詔安客開嘴獅之研究:以傳統探神儀式為例〉。《身體文化學報》7:1-24。
林開忠,2011,〈日常生活中的客家家庭:砂拉越石山與沙巴丹南客家家庭與日常生活〉。頁403-443,收錄於蕭新煌主編,《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林雅婷,2012,《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佈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衡道,1963,〈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14(1):153-158。
,1983,〈客家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臺灣文獻》34(2):191-192。
,1996,〈臺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頁249-319,收錄於國學文獻館主編,
《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邱文能,2010,《丘道陞公派下來台六大房族譜》。桃園:邱文能自行出版。
邱彥貴,2003,〈試論福佬客現象:臺灣經驗的歸納〉。頁131-146,收錄於周錦宏主編,
《2003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邱炫煜,2007,〈桃園客家聚落開發與三官大帝信仰〉。論文發表於,「桃園客家開發與史蹟文化研討會」,桃園:桃園縣勞工福利協進會,2007年11月18日。
邱創進,2002,〈試問「客」從何處來?:解析彰化平原「福佬客」族群的文化型態〉。《文化視窗》42:80-81。
邱禮佳管理委員會,1997,《勝美會刊》。桃園:邱禮佳管理委員會。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客家雜誌社論,1996,〈存在才有希望:論台灣客家人告別「隱形族群」標記應有的認識
與行動〉。《客家雜誌》67:1-3。
姜義鎮,1995,《台灣的鄉土神明》。臺北:臺原出版社。
施正鋒,1998,〈語言的政治關聯性〉。頁39-69,收錄於施正鋒主編,《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2,〈母語傳承與母語地位〉。頁45-59,收錄於行政院客委會主編,《2002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2006,《台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施添福,2014,〈從「客家」到客家(三):臺灣的客人稱謂和客人認同(上篇)〉。《全球客家研究》3:1-110。
施諭靜,2004,《此客非彼客?從詔安客家的認同行動談起》。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惟仁,1992,《台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頁501-542,收錄於施正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出版社。
范佐勤,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
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 咸,1983,《重修臺灣府志(五)》。臺北:成文出版社。
范明煥,2005,〈臺灣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文化〉。《臺灣史學雑誌》1:97-91。
韋煙灶,2013,〈詔安客家族群空間分佈的歷史地理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0:81-112。
倪贊元,1894/2011,《雲林縣采訪冊》,臺灣史料集成,清代方志彙刊第36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夏之芳,1728/1970,〈臺灣雜詠百韻〉。頁29-32,收錄於沈光文主編,《臺灣詩鈔25卷(第1冊)》,臺灣文獻叢刊第280 種。臺北:臺灣銀行。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
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徐正光,2007,〈台灣客家研究的發展與現況〉。頁64-84,收錄於行政院客委會主編,
《2007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徐貴榮,2000,〈台灣福佬客形成之因〉。《客家雜誌》116:35-37。
孫 煒,2010,〈設置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的理論論證〉。《台灣政治學刊》14(1):105-15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1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火木,2003,〈桃園縣八德市三合院再利用之初探〉。頁331-347,收錄於萬能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桃園文史工作室編,《樂聲揚起:第一、二屆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頁239-279,收錄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
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出版社。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翰璧,2007a,《東南亞女姓移民與臺灣客家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2007b,〈新加坡當鋪與客家族群〉。頁89-111,收錄於黃賢強主編,《新加坡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莊華堂,1999,〈客家人、福佬客的開發背景與現況〉。《歷史月刊》134:72-78。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頁127-156,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
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出版社。
許保男,2006,《八德三元宮慶成祈安圓醮紀念誌》。桃園:八德三元宮圓醮委員會。
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
165-190。
連 橫,1947/2006,《臺灣通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郭伶芬,2002,〈清代彰化平原福客關係與社會變遷之研究:以福佬客的形成為線牽〉。
《台灣人文生態研究》4(2):1-55。
,2003,〈彰化福佬客玄天上帝信仰之研究〉。《台灣人文生態研究》5(1):27-72。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Cultural Nationalism》。臺北:揚智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板、李允斐,1991,〈日久他鄉是故鄉:台灣客家建築初探〉。頁30-47,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 : 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陳秀琪,2006,《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培桂,1871/1993,《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紹馨、傅瑞德著,1968,《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第二冊:社會基圖》。臺北:美國亞洲
學會中文研究資料中心。
陳逸君,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12:221-232。
,2013,《年輕世代與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陳漢光,1971,〈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頁85-104,收錄於李汝和主編,
《臺灣文獻》。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9(3):423-447。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喻麗華,2009,〈臺灣「族群教育」的建構與實踐途徑〉。頁177-197,收錄於喻麗華、陳緯華主編,《臺灣族群文化:「2008臺灣族群文化的建構與議題」論文集》。臺南:國立臺南大學。
詔安縣志編纂委員會,1999,《詔安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鈕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子堯,1998,〈認識客家族群〉。《台北市社會教育館館刊》9:15-18。
黃克仁,1998,《八德市志》。桃園:八德市公所。
黃卓權,2008,《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黃叔璥,1644/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
黃厚源,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社。
黃衍明,2007,〈雲林好客:詔安客家文化園區先期基礎調查案〉。《雲林文獻》49:178-187。
,2012,〈詔安客的自我描繪與建構:詔安客家文化生態博物館的萌生與實踐〉。《博物館學季刊》26(4):167-181。
,2014,〈第三章:雲林與嘉義之詔安客分佈、特色與差異〉。頁41-66,收錄於劉立敏、涂瑞洪、利涵執行編輯,《2014六堆客家研討會論文集:歷史、文化與常民生活》。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黃榮洛,1996,〈台灣客家人和三官大帝廟(三)〉。《客家雑誌》75:58-61。
管仁健,1995,〈忍見客家成「隱形」〉。《客家雑誌》66:34-36。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臺北:正中書局。
廖寄彰,2015,《誰是詔安客和詔安客語教本》。雲林:雲林縣二崙鄉客家文化發展協會。
廖淑玲,2005,《掌中崙背》。雲林:雲林縣政府。
漳浦縣志編纂委員會,1998,《漳浦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6,《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27冊)》。臺北:遠流出版
社。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59,《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第2卷臺灣省第1冊:戶口總
表及人口籍別》。臺北: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臺灣總督府,1993,〈附錄第六〉。頁16-19,收錄於臺灣總督府主編,《臺灣宗教調查報
告書第1卷》。臺北:捷幼出版社。
劉良璧,1983,《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四)》。臺北:成文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蔡芬芳,2002,《比利時語言政策》。臺北:前衛出版社。
蕭新煌、黃世明,1998,〈「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研究撰述綱要〉。《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68-77。
,2001a,《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b,《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志彰,1998,〈福佬客的帶狀村落:彰化八卦山山腳路民居的調查報告〉。《城市與設計學報》4:91-132。
,1999,〈從二次移民看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20-27。
,2004,〈夢裡不知身是「客」:認識福佬客的歷史和文化〉。《文化視窗》67:84-89。
,2006,《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上冊)》。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賴澤涵,2010a,《新修桃園縣志:地理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2010b,《新修桃園縣志:宗教禮俗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2010c,《新修桃園縣志:開闢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2010d,《新修桃園縣志:勝蹟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閻亞寧,2006,《桃園縣歷史建築呂宅著存堂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16,《桃園市歷史建築八德呂達川祠堂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桃園: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戴炎輝、陳棋炎,1992,〈臺中縣大村鄉調查報告〉。頁765-786,收錄於戴炎輝著,《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戴國煇,2002,《臺灣結與中國結》。臺北:南天書局。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8,《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藍采風,2000,《社會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藍植銓,1999,〈大溪的詔安客:從福仁宮定公古佛談創廟的兩個家族〉。《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59-73。
藍鼎元,1833/1997,《平台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羅肇錦,1990,《語言與文化》。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1,〈臺灣客家語的本質與變異〉。頁16-29,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 : 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1993,〈看不見的族群〉。頁31-36,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出版社。
,1998,〈漳汀客家調查記〉,《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11-118。
,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8,〈以「祭國父文」反襯中山先生與客家運動的破與立〉。頁11-34,收錄於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二十年》。臺北: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Brass, Paul R.,1996,“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 Pp. 28-31 in Ethnicity.
edited by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 Vos, G. A., 1982, “ Introduction to Ethnic Identity.” Pp. 11-18 in Ethnic Identity:Cu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edited by G. A. De Vos, and L. Romanucci-Ros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Cimet, Adina, 2002, “Symbolic Violence and Language: Mexico and Its Users of Symbols. ” Pp. 143-160 in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Jacob J. Climo and Maria G. Cattell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Geertz, C., 1963,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dial Sentiments and Polities in the New States. ” Pp. 105-157 in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edited by C. Geertz.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Gordan, 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指導教授 張翰璧(Han-Bi Chang) 審核日期 2016-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