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729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18.216.159.19
姓名 劉怡君(Yi-Chun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地方節慶的轉化與再創:以桃園龍潭端午節慶為例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reation of local festivals: A cas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Longtan Taoyuan)
相關論文
★ 台灣戰後美容技藝的發展與傳承之探討1950-2017★ 泰國華人族群認同之比較:以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為例
★ 客家特色食品的文化經濟分析 -桃園市蘿蔔乾產業的生產、中介與消費★ 地方農特產之形塑與發展-以銅鑼杭菊為例
★ 客家兒童電視節目製播的文本分析:以客家電視兒童節目『麽个麽个』為例★ 東南亞移民與移工的消費現象:以中平商圈為例
★ 桃園大溪地方活動之演進與轉型★ 美貌中介者:以信義區、中壢區百貨保養品專櫃活動人員為例
★ 地方產業意象的形成與轉變 –以龍潭茶產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整體節慶發展過程中,針對舊有節慶轉向新興節慶的轉化過程,以及創造出的新的活動意義,仍然未有太多的深入探討的研究出現,且在節慶型態轉變上的研究,常會以靜態的方式直接認定節慶轉化後就只屬於某種特定的類型,卻對節慶轉化的動態過程有所忽略,但實際上節慶在轉化過程中可能包含著各種類型的同時存在。因此,為了克服以往靜態的定義,本文在研究觀點上採以du Gay Paul等人在1997年提出的「文化迴路」理論架構裡頭的五種範疇,包含了生產(production)、消費(consumption)、規範(regulation)、再現(representation)、認同(identity),讓節慶中各種模糊抽象的文化內涵,能夠比較清楚的被區分出來。此外,選擇以龍潭端午節慶個案的原因,是因為它擁有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僅是傳統節慶賦予「節慶化」的代表,也同時具有「客家化」的現象,這雙重轉化所創造出的活動內涵與意義,使得本研究能夠指出以往在節慶探討上,不易被發現的節慶轉化與再創層面,故期望應用本文的研究觀點,開啟節慶研究的不同方向,以作為往後研究者的參考藍本。本文使用質化與量化的混合式研究取徑,包含文獻分析法、質性內容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針對地方節慶的轉化與再創造的過程當中牽涉到的因素進行探索。透過本研究案例發現,首先,原屬於大中華文化歷史中的龍潭端午節慶活動內涵,產生階段性的新變化,包含民俗宗教、體育競賽、觀光旅遊及客家事務多種不同的性質兼容並蓄,在龍舟競渡活動上更朝向「專業化」、「競技化」的發展。其次,龍潭端午節慶轉化過程當中,2009年後因為客委會的介入,多了另一層客家活動的身分,卻同時讓活動產生客家身分認同問題。第三,客家身分認同問題,卻也讓節慶「客家化」過程面臨挑戰,這樣的挑戰來自於地方與外界人士對於活動算不算是客家活動的困惑。然而,透過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結果發現,我們可以有新方向來解釋。第四,面對節慶客家化的挑戰,是需要重新將客家活動的認定態度上,朝向更開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從本研究案例中可以發現到其實客家人長久以來在生活上與運動發展是密不可分,因此,這或許可以作為重新型塑客家節慶活動時的新方向,讓大家對於客家印象不僅是停留在客委會習慣性使用的客家元素花布與桐花的客家符號身上,而是連結更多關於人在土地上的生活。 客家身處在我們生活的各層面,如同桃園龍潭端午節慶的龍舟競渡活動,是客家庄中一直長久舉辦的活動,更能夠代表客家人在運動發展的成功經驗。透過本個案研究開創新的思維,讓客家不在局限於某特定的印象中,才可以將客家文化永久延續與傳承。
摘要(英)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verall festivals, there are still not much in-depth study of festival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when old festivals transform to the new and create a new activity significa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stivals type in the studies, they often use a static way to directly identify the festivals only belong to a certain type after the festivals transformation, but the dynamic process of festivals have been ignored. In the fact, festivals in the conversion process may contain with the various types of coexistence. Therefore, we use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tatic definition of the past which by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circuit of culture”, proposed by Paul du Gay et al. in 1997. The concept of “circuit of culture” studied according to five basic and interlinked dimensions: production, consumption, regul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which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out the festivals which all kinds of meaning and fuzzy abstract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ddition, a case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Longtan Taoyuan is unique, that it is not onl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estivalization” but also the “Hakkalization” phenomenon in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so we choose it.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point out that the study of previous festivals cannot easily be fou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reation of local festivals. We expected to use the views of our thesis, which to open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festive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ers.
The approaches are of qualification, including literature analysis, qualitative context-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s, which can explore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re-creation of local festival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ase, we found that classical history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Longtan Taoyuan has been had a new stage of change ,including “Folklore religion”,
IV
“Sports competition”, “Sightseeing” and “Hakka affairs” which is the new meaning of this case. The development of dragon boat races are became more “professional” and “competitive” in this case. Secondly, when Hakka Affairs Council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Longtan Taoyuan, which has been had another Hakka activity status since 2009. However, it also has Hakka identity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irdly, the Hakkalization of this festival has been faced challenge such as comes from the local and outsiders, who thought the activities are belonging to Hakka activities or not. However, we found the new directions which can explain these perplexities from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results. Fourthly, faceing with the challenges of “Hakkalization”, we need to give our thinking more opening and diverse about attitude for identified the activ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have been closed to Hakka life for a long time which we found the fact from the study. Therefore, this is a reason as a new way to the shape of Hakka festivals, so that everyone for the Hakka impression is not only focused on customary use of the Hakka elements and the flowers of the Hakka symbol. Hakka living in all aspects of our lives as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Longtan Taoyuan, which has been held in Hakka villages for a while, on behalf of the Hakka people in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sports experience. We should not confine to a particular impression of Hakka so we create a new thinking by the case study which can be a permanent extension and inheritance of Hakka culture.
關鍵字(中) ★ 節慶
★ 客家
★ 桃園龍潭
★ 端午節慶
★ 龍舟競渡
★ 文化迴路
關鍵字(英) ★ Festival
★ Hakka
★ Longtan Taoyuan
★ Dragon Boat Festiva
★ Dragon Boat Competition
★ Circuit of Culture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辭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節慶發展的時空脈絡 7
第二節 客家節慶 15
第三節 臺灣端午節慶研究 17
第三章 個案介紹及研究設計 19
第一節 桃園市龍潭區個案介紹 1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5
第四章 臺灣與桃園龍潭端午節慶 31
第一節 臺灣端午節慶 32
第二節 桃園龍潭端午節慶 34
第三節 小結 68
第五章 龍潭端午節慶的活動生產與消費 70
第一節 2016「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活動實況 70
第二節 活動生產者運作「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 85
第三節 活動生產者的競賽:客家意象型塑 99
第四節 活動消費者的感受:2016「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參與民眾調查 103
第六章 結論 118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4
附錄一 龍潭端午節慶:「2016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參與民眾調查實施實況 132
附錄二 2016年【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活動會場參與調查問卷 138
附錄三 2016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龍潭陂塘龍舟賽競賽規程 142
附錄四 2016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池畔音樂會」舞台活動流程 145
附錄五 2016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水上舞台」活動流程 146
附錄六 2014至2016年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活動時程 147
附錄七 「2016客庄12大節慶」計畫書內容及規範 149
附錄八 新聞報導呈現桃園龍潭端午節慶活動歷年辦理 153
附錄九 2016年【桐舟共渡歸鄉文化季】活動會場參與調查問卷完整統計結果 15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伯仁,2007,《現代臺灣奇觀?: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邱怡薇譯,2002,W. L. Neuman著,《休閒遊憩專業字典》。臺北:品度。
田哲益,1994,《細說端午》。臺北:百觀出版社。
朱淳妤,2012。《客家桐花祭與日本櫻花祭之比較研究─以文化治理的觀點》。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育誠,2010,《民俗運動賽會參與者之動機、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龍舟競賽為例》。嘉義: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鄭重、王伯仁,2011,〈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台灣新興節慶活動的現象淺描與理論初探〉。《地理研究》54。
呂瑞富,2016,《服務創新、節慶活動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觀光工廠為例》。彰化: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
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以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提擬》。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豐楙,2000,〈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傳統藝術雙月刊》7:26-31。
周錦宏、蕭俊良、廖千秋,2002,《苗栗縣九十年度龍舟錦標競賽-中港文化節祭江活動成果專輯》。苗栗: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林秀萱,2012,《東勢新丁粄節慶活動遊客參與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林尚億,2015,《遊客參與節慶活動遊客屬性、活動滿意度及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以2014國慶煙火為例》。臺中: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明,2009,《新埔柿餅節的「打手」:節慶與關鍵行動者》。臺北:國立台灣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系碩士論文。
林泓均,2016,《觀光節慶活動遊客的旅遊意象與滿意度之研究》。桃園: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炯廷,2013,《節慶活動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之研究:以苗栗公館紅棗文化節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茂賢,1999,《台灣民俗記事》,初版。臺北:萬卷樓出版。
林詠能,2007,〈節慶活動對城市發展的影響〉。論文發表於「2007年學校藝術空間與創意城市的實踐學術論壇」,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07年10月6-7日。
林詠能、李兆翔、林玫伶,2010,〈節慶、觀光與地方振興整合型計畫報告〉。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臺北:五南。
范勝雄,2000,《府城的節令與民俗:透視府城月令習俗》。臺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徐元民、鄭國銘、卓旻怡、陳藝文,1999,〈臺灣龍舟競渡文化之傳承〉,修正本。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徐華鍈(譯),2000,《問卷調查應用入門》(內田治、醍醐朝美原著)。臺北:小知堂文化發行。
桃園縣龍潭鄉公所主計室,2012,〈桃園縣龍潭鄉公所統計年報〉。桃園:桃園鄉公所。
桃園市龍潭區公所主計室,2016,〈桃園市龍潭區公所統計年報〉。桃園:桃園區公所。
涂昶辰,2001,《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組織績效評估指標建立建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高雄文獻會,1994,《打狗歲時記稿》。高雄:高市文獻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譯),2012,《文化節慶管理》(Richards, G. & Palmer, R.著)。臺北:桂魯有限公司。
張倩玉,2016,《南投縣仁愛鄉居民對節慶觀光活動態度之研究》。新北:真理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正之,2001,《臺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臺北:新聞局。
陳希林、閻蕙群(譯),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Allen, J. et. Al著,2002)。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陳俊達,2015,《宗教節慶活動文化傳承、觀光吸引力、效益認知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小琉球迎王祭」為例》。屏東: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碩士論文。
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臺北:遠足文化。
陳英政,2015,〈客家文化能成為大生意-以客家火旁龍節慶市場行銷發展策略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家驥,1996,《端午》。新北:臺灣商務。
黃石,1979,《端午節禮俗史》。臺北:鼎文書局。
黃婉容,2015,《節氣之內,書寫之外‧二十四節氣意象之概念筆記書創作研究》。臺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雲,1985,〈從二元功用看台灣的龍舟競渡〉。《民俗曲藝》34:74—83。
黃麗雲,2013,《〈近代龍神信仰〉龍‧船‧水與競渡》。臺北:博揚文化。
楊天厚、林麗寬,1996,《金門歲時節慶》。新北市:稻田。
楊玉君,1995,《端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溫宗翰,2011,《臺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臺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葉佳勛,2015,《閩客地區端午節慶活動之比較-以龍潭鄉與礁溪鄉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政策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德聖,2013,《您不能不知道的臺灣客家運動》。臺北:五南。
董珮真,2010,〈觀光領航服務加值〉。《貿易雜誌》234:9-11。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1901,《臺灣慣習記事》(獨消遙原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趙函潔,2007,《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趙東玉,2002,《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研究》。北京:人民。
劉宗迪,2006,〈從節氣到節日:從曆法史角度看中國節日系統的形成和變遷〉。《江西社會科學學刊》2:15-18。
劉還月,1911,〈謝水神、祈安寧-竹南中港的祭江與洗港風俗〉。《台灣歲時節祭祀》。臺北:自立晚報。
劉還月,1994,《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第一版,第3冊,節慶卷。臺北:臺原出版。
劉還月,2000,《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
劉鶴群等譯,2010,《社會科學硏究方法》(Earl Babbie著)。臺北:雙葉書廊。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心理。
蔡文婷,2004,〈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光華雜誌》30〈7〉。
蔡國進,2009,《台灣民俗體育龍舟競渡之研究-以屏東東港為例》。屏東:國立屏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蔣毓英,清康熙24年,《臺灣府志》。上海:上海圖書館藏。
賴峰育,2009,《礁溪二龍龍舟競渡活動略述》。宜蘭:礁溪鄉淇武蘭龍舟厝。
賴峰育,2011,《礁溪二龍龍舟競渡代代傳》。宜蘭:礁溪鄉淇武蘭龍舟厝。
賴慧珠,2014,《公私協力推動客庄傳統節慶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迎花燈”活動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霍煒(譯)2003,《做文化研究-索尼隨身聽的故事》(du Gay Pual等著)。北京:商務印書館。
龍潭鄉志增編委員會,2014,《龍潭鄉志》。桃園:龍潭鄉公所。
謝聰輝,2004,〈臺灣歲時節慶內涵析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3〉:6-19。
魏法徵,2008,《大型觀光慶活動旅遊行為模式之研究-以97年高雄市龍舟競賽為例》。高雄: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術論文。
羅翊甄,2013,《傳統民俗文化到當代客庄節慶:以東勢新丁粄節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報紙報導(依報別、日期排列)

民生報(1983,06,15),桃園縣三處賽龍舟過節氣氛濃.好手趕場忙。民生報,11版,地方新聞版。
民生報(1984,05,31),招兵買馬.桃縣龍舟賽有看頭。民生報,10版,地方新聞版。
民生報(1985,06,12),桃園龍舟賽.競渡四場 中山男教師.出場競划。民生報,10版,地方新聞版。
民生報(1988,08,20),傳統客家節慶台北舉行義民節祭典‧八音登場」。民生報,頁14版。
民生報(1995,06,03),龍舟飛渡水花濺 各地歡欣慶端節 桃園縣。
民生報(2000,05,20),龍潭鄉觀光大池 龍舟賽緊鑼密鼓。民生報,39版,健康平台。
民生報(2002,05,30),龍潭觀光大池龍舟錦標賽昨舉行點睛、下水祈福儀式。民生報,CR2版,桃竹苗新聞。
經濟日報(1995,06,04),龍舟賽民俗活動 青商會熱情舉辦。經濟日報,19版,企業社交。
龍潭大池人擠人 熱鬧滾滾。民生報,07版,戶外活動。
聯合晚報(1992,05,28),37隊加緊操練 端午水上較勁戰鼓聲響徹龍潭大池。聯合晚報,10版,北台灣。
聯合晚報(1992,06,14),端陽賽龍舟 鼓動過節喜氣冬山河比賽期間 交通管制 龍潭大池嘿聲響雲霄。聯合晚報,10版,北台灣。
聯合報(1954,06,06),民間端陽佳節 軍民熱情交流各地渡節不忘勞軍。聯合報,04版,第四版。
聯合報(1992,06,20),台灣小調水肥車送檳榔一程。聯合報,17版,鄉情。
聯合報(2000,06,07),參觀龍舟賽 呂秀蓮以古諷今。聯合報。
聯合報(2001,03,10),開闢千坪濕地 龍潭大池再動工。聯合報,17版,桃園新聞。
聯合報(2004,06,08),龍潭大池龍舟賽 開始操兵有隊伍清晨四時即集訓 整齊畫一划槳動作 讓大池更添力與美。聯合報,B2版,桃園縣新聞。
聯合報(2007,06,15),龍潭老城區 端節封街辦活動。聯合報,C1版,桃園.教育。
聯合報(2009,05,26),賽龍舟放煙火 紙龍舟相送龍潭慶端午。聯合報,B1版,桃園.運動。
聯合報(2009,05,29),龍舟賽火熱 鄉長奪旗投江龍潭百年盛況 上萬人觀賽。聯合報,B1版,桃園.運動。
聯合報(2010,12,28),客庄12大節慶 明年增為21大。聯合報,頁A8版。
聯合報(2011,06,02),桐舟共渡 龍潭後天迎賓歸鄉文化季連3天。聯合報,B2版,桃園綜合新聞。
聯合報(2013,06,13),龍王爭霸萬人觀戰 龍潭塞爆。聯合報,B2版,桃園綜合新聞。
聯合報(2013,06,13),龍舟划百年 龍潭創新傳文化 電腦計分 消弭拔旗爭議。聯合報,B2版,桃園綜合新聞。
聯合報(2014,04,30),百年龍潭龍舟賽 今報名截止。聯合報,B1版,桃園.運動。
聯合報(2015,05,16),《城鄉剪影》今年龍舟賽 龍潭獎金加碼。聯合報,B2版,桃園新聞。


網路資料

「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2001)https://hakka.mdp.net.tw/service-2999.php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http://web3.hakka.gov.tw/ct.asp?xItem=43591&ctNode=308&mp=307&ps=1
Simpson, John(Ed.).(2016) Oxford University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dictionary.oed.com/ 


英文文獻

Berg, B.L. (200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Edition.
Burns, J.A. and Mules, T.J. (1986).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Major Special Events.” In J. Burns, J. Hatch and T. Mules (Eds.), The Adelaide Grand Prix: The Impact of a Special Event. Adelaide: The Centre for South Australian Economic Studies.
du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and Negus, K.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Getz, 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etz, D. and Frisby, W. (1989). Evalua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Community-Run Festival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1):22-27.
Hall, C.M. (1989).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hallmark tourist events, Geo Journal 19: 263-268.
Malhotra, N.K. (1993). Marketing Researc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Oppenheim, A.N. (1992). Questionnaire design, interviewing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Quinn, B. (2003). Symbols, Practices and Myth-taking: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Wexford Festival Opera. Tourism Geographies 5(3):329-349.
Rae, P. (2004). European Cities and Capitals if Culture. Brussels: Palmer-Rae. Associates.
Robinson, M. (2009). "Locating Creativity in Festival Tourism: Place, Partnerships and Possibil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Festiv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aipei: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chreier, M. (2012).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practice. In U. Flick (Ed.), The Sagehandbook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170-183. London: Sage.
Selberg, T. (2006). Festivals as Celebration of Place in Modern Society: Two Examples from Norway. Folklore 117:297-312
Smith, M. and Forest, K. (2006). Remarking Worlds:Festivals, Tourism and Change. Pp.133-151 in Festivals, Tourism and Social Change:Remarking worlds, edited by David Picard and Mike Robinson. Toro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Van der Wagen, L. (2001). Event Management: For Tourism, Cultural, Business and Sporting Events. Sydney: Hospitality Press
指導教授 賴守誠(Shou-Cheng Lai) 審核日期 2017-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