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612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1 、訪客IP:18.226.82.78
姓名 許子珩(Tzu-heng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崇禎朝「遲漕」之探究
(The Later of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durring the Chongzhen Period)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自成組遷都北京,東南歲糧輸納繫於漕運,不至,則京師坐困。成化年間行改兌法,漕糧交由運軍押解,人力由民運中解放,亦提高運輸效益。朝廷為保糧石徵解順暢,發展出一套核心的督運體系,負責催押、監督,並視職司內容往來於六部間。戶部掌財稅,主稅賦徵兌;工部典山水,管運河修繕;兵部司武衛軍官,理漕糧押運,各衙司串聯,將漕務合零為整。
崇禎朝江河日下,漕運攸關軍政度支,刻不容緩,但諸多原由使漕糧未能依欽限而至,稱「遲漕」。漕艘遲滯,可歸納三項原因:首先為天寒、水淺等自然因素;再者為掛欠、土宜超載等人為因素;其次則為清兵南下、漂失之患等偶發因素。中央官員則視船隻誤遲因子提出相應對策,設法將損害降至最低。就天然因子而言可分為預防及疏解兩項:事前防範有立定期程,以合天時,漕船不凍阻;定期疏築,淺澀除去,運道則大通。事後增補則如露囤、陸運等方式,使糧石盡速收儲。
政策的施行短期間未必能洞見其結果,尤須留待時間省視其成敗枯榮。露囤便是將受天寒阻滯不得前行的漕糧積貯於水次,只須派員看守,成本較低,但乾穀易吸收地氣,朽壞子粒。彌補的方法則是設法將凍糧轉作他用,如行月糧的發放或支借為邊餉,除能消耗部分囤糧外,亦降低經冬歷春蒸燠之氣的折損。
沿途風火使徵兌糧數與實際入倉額數不符,漕軍則需賠償,即為掛欠。原有以餘米作為賠補,再佐以輕齎、䉡夫銀等項腳價的酌收,或以漕舟裝載私貨販售,皆可作為彌補之用。但餘米的侵盜或久積腐潰,路耗等費轉作朝廷正支,貨物超載船重難行,賠補機制功能漸失,使掛欠日多,漕運日遲。
崇禎二年(1629)十月天寒凍阻,漕糧囤於河干,又逢清兵入大安口,眼下之際唯有大集車畜,陸運就近收斂庇護。歲糧能保無虞,但泊於沿岸的漕艘付之一炬,影響來年春運。再者船隻行運難免遭遇風浪失事,先行打撈濕米外,漂流糧皆可免除入倉時的揚曬折耗。為防因掛欠而假借漂流,需有州官、糧道等印炤為證,再酌量陪補。
天然諸多限制已使漕運暢通困難重重,人謀的機巧又更錯綜難料,政令難以貫徹,亦無法完全杜絕貪腐。在漕務危機的處理上,政策保有適度的彈性,不至於僵化窒礙難行,並在部分俱才幹的官員調適之下,「遲漕」不至於失控,更想方設法轉遲為速,為日趨傾頹的明王朝留下一線生機。
摘要(英) The Grand Can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ng dynasty, when the capital was changed and moved to Beijing.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was handed over to the army to improve the delivery efficiency. Besides, the government created an additional system of supervision to insure the grain tax to be on time. The system worked with the government branch to maintain the financial workings.
The Chongzhen(崇禎) period was a chaotic times, the grain tax was indispensable for military and politics. However there were many reasons for the grain tax not arrive in the allotted time: Natural disasters, human causes and accidents. The official tri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and reduce the losses to a minimum. And there were two ways to settle the natural disasters: complement and prevention.
The policy would not have immediate consequences in the short term, only time will tell whether it’s going to be a success. For example, when the river froze over, the grain tax will unloaded on vacant land near the bank. This way only need less soldier to watch over goods and it takes low cost. The grain put on the ground would be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decay. The government needed to use the grain to the other way, like be army provisions or salary.
Some unexpected caused the grain tax not to cut the mustard, so the army needed to compensate. In the originally some part of the grain tax would give to the army, but it gradually turned to pay for the court. They could’t afford the expenses on the way to Beijing. There was why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later and later.
On the October 1629, Qing attack on the Ming Empire. But the river frozen. The grain tax put one the ground. The official commanded the army to move the grain into the granary. Therefore the grain tax survive. The grain tax ship was burned up by the Qing army. It was disastrous and affect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next year. By the way, the ship sometimes drifted and shipwrecked. The army should salvage the grain at once and need the local official to prove that was an accident. Then the army could decrease the compensation.
There were many natural disasters to cause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later. In addition the policy was not easy to implement in the empire and the corruption couldn’t definitely remove. Some capable official had a strong capability to handle any crisis. There was a fighting chance that the Ming dynasty could keep for a while.
關鍵字(中) ★ 崇禎朝
★ 漕運
★ 遲漕
★ 掛欠
★ 凍阻
關鍵字(英) ★ Chongzhen Period
★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 The later of the grain tax transportation
★ army compensation
★ freeze
論文目次 目錄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回顧 4
三、研究方法與史料應用 9
四、時間斷限與章節安排 11
第一章 明末漕運的組織與管理 13
第一節 各衙司的漕運相關職掌 13
第二節 漕糧的徵解與運送 18
第三節 運軍編派與漕船修造 22
第二章 崇禎朝「遲漕」的原由 29
第一節 外在天然因素 29
第二節 內在人為因素 34
第三節 其他偶發因素 39
第三章 朝廷因應「遲漕」的對策 45
第一節 自然災害的善後 45
第二節 人謀不臧的調整 49
第三節 突發事件的因應 53
第四章 「遲漕」對策的嬗變 59
第一節 天災善後的調適 59
第二節 人謀調整的更張 63
第三節 突發事件因應的改轍 67
結論 73
徵引書目 77
一、史料 77
二、現代研究 80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史籍、地方志
申時行,《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1976。
孔貞運,《皇明詔制》,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文秉,《烈皇小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在晉,《通漕類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周之翰,《通糧廳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
茅元儀,《武備志》,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夏夑,《明通鑒》,北京市:中華書局,2014。
孫承澤,《山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席書,《漕船志》,臺北:中正書局,1981。
徐昌治,《昭代芳摹》,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夢龍,《海運新考》,臺北:中正書局,1981。
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陸世儀,《復社紀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嵇璜,《欽定續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
焦竑,《國朝獻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馮世雍,《呂梁洪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萬斯同,《明史》,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昫,《舊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劉斯潔,《太倉考》,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萬曆)兖州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萬曆)錢塘縣志》,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
《(崇禎)江陰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崇禎)吳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崇禎)松江府志》,收入《上海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1。
《(崇禎)嘉興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乾隆)德州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崇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崇禎長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清史料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6。
《崇禎存實疏鈔》,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折卷》,北京:線裝書局,2005。

(二)文集、筆記、年譜
王宗沐,《王敬所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
王家彥,《王忠端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王維楨,《槐野先生存笥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史可法,《史忠正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何塘,《柏齋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1976。
吳甡,《柴庵疏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李之藻,《李我存集》,收入《皇明經世文編》,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李東陽,《懷麓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
李清,《三垣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李樂,《見聞雜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汪灝等,《廣群芳譜》,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沈兆澐,《篷窗隨錄》,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周之夔,《棄草二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周起元,《周忠愍奏疏》,收入《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1974。
法式善,《明李文正公年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祁彪佳,《宜焚全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邵寶,《容春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
查繼佐,《罪惟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7。
唐龍,《唐漁石集》,收入《皇明經世文編》,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馬卿,〈儹運糧儲疏〉,收入《皇明經世文編》,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高岱,《鴻猷錄》,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高拱,《高文襄公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
張元始,《張寅清疏草》,清初寫刊本,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藏。
張采,《知畏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張時徹,《芝園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
張國維,《撫吳疏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張萱,《西園聞見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敖文禎,《薜荔山房藏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畢自嚴,《度支奏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子龍,《安雅堂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仁錫,《無夢園初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應芳,《敬止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
陳懿典,《陳學士先生初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舒亶,《舒嬾堂詩文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費宏,《費文憲公摘稿》,收入《明人文集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馮琦,《宗伯集》,收入《 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楊慎,《升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
董應舉,《崇相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趙世卿,《司農奏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天和,《問水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劉宗周,《劉蕺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2。
劉榮嗣,《簡齋先生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潘季馴,《河防一覽》,收入《中國史學叢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鄧原岳,《西樓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
鄭曉,《鄭端簡公奏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叢蘭,〈論漕運積債之害疏〉,收入《皇明疏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收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

二、現代研究

(一)專書
吳緝華,《明代海運及運河的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
李華彥,《財之時者:戶部尚書畢自嚴與晚明財稅(1628~1633)》,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唐文基,《明代賦役制度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新華書店,1980。
黃仁宇著,張皓、張升譯,《明代的漕運1368-1644》,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蔡泰彬,《明代漕河之整治與管理》,臺北:臺灣商務,1992。
賴惠敏,《明代南直隸賦役制度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56。
鮑彥邦,《明代運河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

(二)學位論文
李奇飛,〈明代漕運總督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
李俊麗,〈天津漕運研究(1368~1840)〉,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9。
金鍾博,〈明代里甲制與賦役制度之關係及其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學位論文,1985。
張芸芸,〈明代河漕的治理〉,大連:遼寧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錢克金,〈明代京杭大運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3。
(三)期刊論文
王偉,〈明代漕軍制的形成及演變〉,《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2,2007,頁68~70。
田雨,〈明代運河河運淺議〉,《蘭臺世界》,期5,2018,頁120~122。
吳士勇,〈明代萬曆年間總漕與總河之爭論述〉,《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8卷4期,2017.8,97~102。
吳欣,〈「通漕」與「變漕」―明清漕運法規變革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4卷3期,2009,頁64~67。
李明忠、張昳麗,〈論明清易代與氣候變化之關係〉,《學海》,期5,2011,頁159~163。
李俊麗,〈明代漕糧在天津的掛欠〉,《明史研究》,2012,頁231~238。
李想,〈明代漕軍的私貨貿易活動及其影響〉,《淮陰工業學院報》,20卷2期,2011.4,頁5~8。
李想,〈明代「寓兵於漕」的實踐及其失敗原因〉,《運河學研究》,期1,2019,頁17~25。
封越健,〈論明代京杭運河的管理制度〉,《明史研究第5輯》,合肥:黃山書社,1997,頁37~53。
胡克誠,〈明代漕運監兌官制初探〉,《古代文明》,10卷2期,2016.4,頁67~77。
胡克誠,〈明代蘇松督糧道制考略〉,《明史研究》,2014,頁11~25。
胡鐵球,〈明代法定漕費的形成與使用演變—兼論明末清初私貼額定化過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卷4期,2016,頁125~197。
胡鐵球,〈明代「重役」體制的形成—以白糧解運為例〉,《社會科學》,期6,2012,頁134~146。
展龍,〈明代漕運總兵考論〉,《貴州社會科學》,期5,2019.5,頁80~87。
馬同軍,〈明代「避黃行運」思想及其實踐〉,收入《蘭臺世界》,期14,2011.7,頁50。
張艷芳,〈明代總理河道考〉,《齊魯學刊》,期3,2008,頁64~67。
連啓元,〈明代的巡倉御史〉,《明史研究專刊》,期14,2003.8,頁107~141。
陳峰,〈明代的運軍〉,《中洲學刊》,期1,1997,頁119~112。
管婷婷,〈明代河漕職務犯罪的控制和失控〉,《中國文化研究》,期3,2013,頁185~190。
趙全鵬,〈明代漕運中的商業活動〉,《史林》,期1,1996,頁22~26。

劉九偉,〈漕運與運河沿岸製造業的發展〉,《淮陰工業學院報》,26卷2期,2017.12,頁7~12。
鄭民德,〈明代德州運河水次倉研究〉,《淮陰工學院院報》,19卷6期,2010.12,頁9~13。
鄭民德,〈明清時期的漕糧漂流與國家處置〉,收入《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5卷1期,2013.1,頁92~95。
鄭軼,〈明代「一條鞭法」稅賦制度改革探微〉,收入《蘭臺世界》,期9,2016,頁58~59。
鮑彥邦,〈明代漕船的修造及船料的派徵〉,《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期1,1986,頁44~52。
應宗華,〈淺析明代糧長制度〉,《南昌師範學院學報(綜合)》,38卷3期,2017.6,頁74~77。
謝文森,〈淺析明代漕運輕齎銀〉,《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7卷1期,2017.1,頁86~89。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20-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