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25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1 、訪客IP:3.17.63.192
姓名 陳志翔(Chih-Hsia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蔣中正的基督信仰與抗日戰爭
(Chiang Kai-shek′s Christian Faith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相關論文
★ 俞正燮婦女思想之研究★ 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之研究(1831-1863)
★ 《民報》歷史觀之研究★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之研究
★ 論蔣李內爭與國共內戰之挫敗(1945-1949)★ 明末樞輔孫承宗之研究
★ 《大公報》在國共內戰初期立場之研究(1945.12-1947.1)★ 葉公超與中華民國外交(1949-1961)
★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石門水庫教會之研究
★ 兩岸基督教詩歌創作之探討—以天韻合唱團及呂小敏為例★ 雍正能臣李衛之研究
★ 清世祖理漢政策(1651-1661)★ 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
★ 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 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自蔣中正為了迎取宋美齡,而答應岳母改信基督教後,基督信仰就開始越來越深入蔣中正的生活,進而影響其處事的想法。蔣中正身為一名軍人,也是當時中國的領導人,蔣中正的思想與精神戰力,是值得深入關注的。基督信仰對於蔣中正而言更是值得探討的重要一環,尤其在戰爭的危難時刻。
1937年抗日戰爭正式爆發,日軍的優勢裝備與武器,使國軍戰況危急。在長達八年的戰爭期間,無數的大小戰役與戰略因素,一直困擾著蔣中正。本文將抗日戰爭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為戰略守勢時期;第二為對峙獨立作戰時期;第三為太平洋戰爭時期。本文將以這三個戰爭中的艱困時期,來探討蔣中正與基督信仰的關係,緊扣戰爭與外交進程與基督信仰之主題,將「軍人與信仰」之特殊性與重要性就凸顯出來。
摘要(英) To approach to Soong Mei-ling, Chiang Kei-shek agreed to his mother-in-law to convert to Christianity, which gradually affected his life and the way he dealt with people and affairs. As a soldier and the leader of China at that time, the combat capability of Chiang Kai-shek’s ideology and spirit is worthwhile to deeply concerning. For him, his faith in Christianity is even worthy of in-depth research among these, the critical moment within wars in particular.
In 1937,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as officially broken out. Due to the advantageous equipment and weapons of the Japanese army, it threatened the national army in critical condition. During the eight-year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countless battles and strategic factors had been bothering Chiang Kei-shek. This essay divid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to three periods: Firstly, the Strategic Defensive Period; Secondly, the Confrontation and Independent Combat Period; Thirdly, the Pacific War Period. Centralizing the three difficult times, the essay delib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ang Kei-shek and his Christian faith, closely following the theme of the war process as well as faith in Christianity. Hence, it highlights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oldiers and faith”.
關鍵字(中) ★ 蔣中正
★ 抗日戰爭
★ 基督教
★ 軍人信仰
關鍵字(英) ★ Chiang Kai-shek
★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 Christianity
★ soldier′s faith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V
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8
第四節 章節安排……………………………..……………………………..9
第五節 蔣中正早期基督教的淵源…………………………………………11
第二章戰略守勢時期(蘆溝橋事變至武漢會戰) ……………………………14
第二節「京滬地區作戰」…………..…………………………..…………14
第三節徐州會戰…………………………………………………………..29
第四節武漢會戰…………………………………………………………..40
第三章對峙獨立作戰時期(岳陽失陷至珍珠港事件) …………………..50
第一節岳陽失陷與南昌之戰……………….…………………………….50
第二節桂南會戰僵持與苦難……………….…………………………….61
第三節第二次長沙會戰前後……….…………………………………….74
第四章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參戰至抗戰勝利) ………………………….87
第一節美國參戰與中國戰區……….……………………………………87
第二節鄂西會戰與豫中會戰….…………………………………………97
第三節桂柳會戰與抗戰勝利……...……………………………………108
第五章結論………………………………….……………………………127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檔案
〈歐戰序列及抗戰階段劃分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B5018230601/0032/542/7778。


二、史料彙編

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頁342。
王正華,《蔣中正總統檔案 事略稿本(第40冊)》(台北:國史館出版,2010),頁198—199。
王正華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60冊)》 (台北:國史館出版,2010),頁474。
呂芳上編,《蔣中正先生年譜》第二冊(台北:國史館,2014),頁148。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 作戰經過(三) (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頁284。
秦孝儀等編著,〈對於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四.演講》,(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7)。
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戰時外交(三)(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頁42。
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作戰經過(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頁525。
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4),第三卷,頁3162–3164。
葉惠芬等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58)》民國三十三年八月至十月(台北:國史館,2011),頁731。
蔣才喜主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頁11。
龔建國等編,《抗戰六十週年紀念——國軍抗日戰爭專輯》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頁29。

三、日記及回憶錄

《蔣中正日記》(未出刊)。
Chuikov, Vasily I.,《在華使命》(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頁36。
Churchill, Winston,《第二次大戰回憶錄(卷三)》(臺北:左岸文化,2002),頁691—692。
Stilwell, Joseph著,黄加林等譯,《史迪威日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頁79。
王啟明,〈德安馬回嶺激戰經過〉,收於全國政協何學習委員會編《武漢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78。
佟兵、李玲,〈戰死者光榮 偷生者恥辱——憶我的父親佟麟閣〉《北京觀察》2015年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委員會,2015)
佟兵口述,周海濱撰,〈佟麟閣:抗日將領的身前身後事〉《同舟共進》2013年第8期(廣州:政協廣東省委員會,2013)
宋美齡,〈我的宗教觀〉《蔣夫人宋美齡言論選集》(近代中國出版,1998),頁3。
宋瑞珂,〈鄂西會戰經過〉《武漢會戰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李以劻,〈郯城阻擊戰〉,《徐州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339—340。
李宗仁,〈歐戰爆發後之棗宜戰役〉《武漢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284。
李宗仁,《李宗仁回憶錄》(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5),頁521。
尚奇翔,〈棗宜會戰紀略〉《武漢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288。(作者為當時第五戰區參謀)。
邱行湘,〈石牌要塞保衛戰〉《武漢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作者時任第六戰區長江上游江防區第三十二軍第五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
張宣武,〈台兒莊會戰的前奏〉《徐州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70—72。(作者時任滕縣城防司令)。
張發奎口述,夏蓮蔭編,《張發奎口述自傳》(台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頁369—371。
陳納德,《陳納德將軍與中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頁68。
陳誠,何智霖編《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上)》(台北:國史館出版,2004),頁85。
陳德松,〈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收錄於黨信德等編,《八一三淞滬抗戰》,頁167。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新潮社,2012),頁29—36。
馮玉祥,《我的生活》(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
黃旭初,《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台北:獨立作家出版,2015),頁244。
蔣中正,〈如何提高士氣和激勵敵愾心〉《廬山訓練集》(台北:陽明山莊,1950),頁451—452。
薛岳,〈第一次長沙會戰〉《湖南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4。
薛岳,〈第二次長沙會戰〉《湖南會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頁93。


四、專書

Barker, A. J.,《偷襲珍珠港》(台北:星光出版社,2000)。
Carter, Carolle J.著,陳發兵譯,《延安使命:1944—1947美軍觀察組延安963天》(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Feis, Herbert,梅寅生譯,《誰之過?中美戰時外交關係探源》(台北:楓城出版社,1981)。
Lary, Diana,《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台北:時報文化,2015)。
Motyer, Alec,《舊約事蹟精覽》(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04)。
Mitter, Rana,《被遺忘的盟友》(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4)。
Stott, John,《新約事蹟精覽》(台北:浸信會國際出版社,2004),。
Stott, John著,李永明譯,《羅馬書(聖經信息系列)》(台北:校園書房出版,199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下)》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二卷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緬甸作戰》(北京:中華書局,1987)。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曾清貴譯,《河南會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
王丰,《蔣介石在淞滬戰場 : 從忍辱到復仇》(台北:時英出版,2015)。
王成勉主編,《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信仰》(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出版,2013)。
王秀鑫、郭德宏著,《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1931-1945)》(北京:中國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2015)。
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川康實力派與蔣介石》(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白修德、賈安娜,《中國驚雷》(台北:大旗出版社,2018)。
何虎生,《八年抗戰中的蔣介石1937~1945》(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何桂宏、鄭德良,《八年抗戰中的國民黨軍隊1937~1945》(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股份公司,2015)
李君山,《上海南京保衛戰》(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李君山,《為政略殉-論抗戰初期京滬地區作戰》(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出版,1992)。
李金榮、楊筱,《烽火歲月 重慶大轟炸》(重慶出版社,2005)。
李常受,《民數記申命記生命讀經》,(台北:台灣福音書房,1996)。
李常受,《列王紀生命讀經》(台北:台灣福音書房,1996)。
李常受,《但以理書至瑪拉基書生命讀經》,(台北:台灣福音書房,1996)。
李常受,《耶利米哀歌生命讀經》(台北:台灣福音書房,1995)。
李新、孫思白主編,《民國人物傳》第一卷(中華書局,1978)。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出版,2005)。
辛灝年,《最後的侮辱:中共學者閱讀「蔣介石日記」文章點評》(台北:博大國際文化,2014)。
邢福增,《基督信仰與救國實踐──二十世紀前期的個案研究》(香港: 建道神學院,1997)。
阮大仁,《蔣中正日記中的抗戰初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5)。
阮大仁,《蔣中正日記揭密:從風雨飄搖到大局初定》(北京:華文出版,2012)。
周開慶,《民國川事紀要(1937—1950)》(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1974)。
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台北:商務印書館,1969)。
林三郎,《關東軍與蘇聯遠東軍》,(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河南省社會處編,《河南災情實況》(河南:河南省社會處出版,1946)。
邵銘煌,《和比戰難?八年抗戰的暗流》(台北:政大出版社,2017)。
姜克夫,《民國軍事史 第三卷上》(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
胡兆才,《戰殤:國民黨對日抗戰實錄》(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14)。
孫繼業、孫志華,《共赴國難——國共合作抗戰紀實(下冊)》(新北:思行文化傳播,2015)。
徐康明,《中印緬戰場抗日戰爭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
徐朝鑒、王孝詢,《重慶大轟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郝柏村,《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台北:天下文化,2013)。
馬振犢,《抗戰中的蔣介石》(台北:崧燁文化,2018)。
國防部史政局編,《抗日戰史.武漢會戰》第二冊(台北:國防部史政局)。
常雲平、劉力,《亂世飄蓬——抗戰時期難民大遷移》(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張光明,何邦立編著,《筧橋精神——空軍抗日戰爭初期血淚史》(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
張秀章,《蔣介石日記揭密》(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
張洪濤,《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張軍,《陳納德與飛虎隊在華抗戰紀實》(台北:靈活文化,2015)。
張憲文,《中國抗日戰爭》第二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張憲文,《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張憲文,《中國抗日戰爭史》第四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張憲文,《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北京:世界圖書,2015)。
張憲文、方慶秋主編,《蔣介石全傳》(人民出版社,2004)。
梁敬錞,《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1982)。
郭岱君,《重探抗戰史(一)》(台北:聯經出版,2015)。
陳布雷等,《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
陳立文,《宋子文與戰時外交》(台北:國史館,1991)。
陳立文,《蔣中正的信仰寄情》(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5)。
陳景彪、彭錦華,《美俄國共大角逐》(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3)。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國史館,2002)。
揚以德,《舊約導論》,(香港:道聲出版社,1995)。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出版,1994)。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一)》(台北:三聯出版,2008)。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台北:三聯出版,2010)。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三)》 (台北:三聯出版,2014)。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四)》(台北:三聯出版,2018)。
楊奎松,《失去的機會?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楊德鈞,《抗戰畫史》(台北:北開文化事業出版,1989)。
董顯光,《蔣總統傳(中冊)》(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2),。
廖振賢,《虎賁獨立師──國民革命軍第102師抗戰紀實》(北京:團結出版社,2012)。
聞少華,《汪精衛傳》(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
遠藤譽,《毛澤東勾結日軍的真相:來自日諜的回憶與檔案》(台北:明鏡新聞出版社,2016)。
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關係,1941~1945》(台北:中研院、聯經出版,2011)。
劉巨才,《宋美齡世紀傳奇》(台北:風雲時代,1996)。
潘洵,《抗日戰爭時期重慶大轟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蔣緯國,《抗日禦侮,第三部第一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蔣緯國,《抗日禦侮,第三部第五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簡又文,《馮玉祥革命史》(上海:三民公司印行,1981)
魏明孔、高超群編,《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轉型與社會發展》(台北:崧博出版,2019)。
關中,《中國命運.關鍵十年:美國與國共談判真相(1937~1947)》(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10)。
蘇智良等著,《中國抗戰內遷實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黨信德等編,《八一三淞滬抗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五、期刊論文

文丰,〈論蔣介石與棗宜會戰〉《才智》2015年34期,頁183。
王兆宇,〈抗戰期間國民黨的派系問題及其啟示〉《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4期,頁113。
王成勉,〈蔣介石的基督教信仰:「史迪威事件」關鍵時期的探討〉《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信仰》,頁60。
王恩收,〈川軍興亡錄〉《檔案天地》2010年第四期,頁41。
王涵、張皓,〈控制與反控制:桂南會戰中的蔣白之爭〉,《民國檔案》2017年第4期,頁114。
王猛,〈豫湘桂潰敗原因再探討——以河南會戰日軍為中心〉《黑龍江史志》第299期,頁57。
王曉華,〈崑崙關戰役述評〉《史學月刊》一九九四年第二期,頁63。
王曉華,〈試論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的作用〉《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頁120。
史元杰、劉思華,〈陳納德「飛虎隊」鏖戰鄂西始末〉《湖北文史資料》2000年03期,頁80。
任文峰,〈偷襲珍珠港與日美海軍作戰思想和方式的轉變〉《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第3期,頁171。
伊原澤周,〈論太平洋戰爭期中的中印關系 以蔣介石訪問印度為中心〉《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2期,頁110。
刑逸群,〈蔣介石誘殺韓復榘背後的權力 鬥爭〉,《炎黃春秋》,2016年第8期,頁11。
余子道,〈蔣介石與淞滬會戰〉《軍事歷史研究》2014年第3期。
李占山,〈徐州會戰與鐵路運輸〉,《鐵道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73。
李仲元,〈論中國戰區的建立及其作用〉《抗日戰爭研究》1997年第4期,頁124。
李剛,〈豫湘桂會戰之黔南作戰〉《抗日戰爭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0。
李朝陽,〈馮玉祥與基督教關係研究〉《史學月刊》2004年第3期,頁50—51。
李華文,〈瘋癲與文明:抗戰時期的災民心態——以1942—1943年河南大災荒為視角的考察〉《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4期,頁65。
李馨怡,〈河南會戰中日軍的戰車師團〉《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10期,頁28。
杜勇,〈蔣介石訪印失敗原因探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頁130。
杜飛,〈淺析美軍隨軍牧師制度對我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啟示〉《學理論》2013年第27期,頁397。
杜偉偉,〈抗戰勝利初期國共兩黨圍繞東北問題的鬥爭策略之比較〉《軍事歷史研究》2003年第1期,頁61。
沈志華,〈史達林與中國內戰的起源(1945~1946)〉《社會科學戰線》 2008年第10期,頁117。
阮榮華,〈論石牌戰役及其戰略影響〉《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頁22。
周慶春,〈抗戰史上的壯舉——崑崙關戰役的經過及意義〉《廣西師範學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頁106。
林孝庭,〈二戰時期中英關係再探討:以南亞問題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頁38。
金綺寅,〈武漢地區外圍首次大戰——南昌會戰〉,《黃埔》2005年第3期,頁30。
柯育芳,〈棗宜會戰述論(下)〉《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頁78。
段煉,〈試論抗戰勝利前後中國共產黨聯合政府主張的革命性〉《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1卷第4期,頁83。
胡越英,〈華萊士訪華:延安美軍觀察組的最終成行〉《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4期,頁157。
胡歡歡,〈簡論蔣介石與基督教〉《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頁132—134。
范德偉,〈蔣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與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失敗〉《軍事歷史研究》2010年第5期,頁 41。
倪仲濤,〈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的矛盾〉,《新桂系紀實》中集,頁43。
夏明方,〈抗戰時期中國的災荒與人口遷移〉《抗日戰爭研究》2000年2期,頁60—61。
孫才順,〈如何評判抗戰期間中蘇關係中的是與非——論抗戰期間中蘇關係惡化的原因〉《抗日戰爭研究》2001年第3期,頁126。
孫桂娟,〈侵華日軍化學戰對作戰進程的推進作用——以武漢會戰為例〉,《世紀橋》2016年第6期,頁19。
徐友珍、譚文天,〈英國對蔣介石訪印之外交因應再探〉《安徽史學》2019年第3期,頁93。
徐暢、趙志偉,〈「迪克西使團」訪問延安評析〉《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76。
徐聲慧,〈第九戰區在武漢會戰的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36卷第9期。
涂櫸耀,〈淺析蔣介石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戰略〉《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第6期。
秦翠英,〈桂柳會戰失敗的教訓及其影響〉《廣西地方志》2015年第4期,頁59。
馬蔚云,〈張鼓峰事件與中蘇邊界〉,收於《中俄關係的歷史與現實》第二輯,頁310—320。
張水木,〈德國對中國抗日戰爭之調停〉,《抗戰建國研討會論文集》,頁258—260。
張仲魯,〈一九四二年河南大災回憶〉,《一九四二:河南大饑荒》,頁145。
張成忠、王磊,〈武漢會戰期間日軍施放毒氣罪行實錄〉,《檔案時空》2012年第5期,頁32。
張國,〈對抗戰時期國民黨派系鬥爭的初步研究〉《理論界》2012年第6期,頁95。
張連紅,〈南京大屠殺前夕南京人口的變化〉《民國檔案》2004年第3期,頁127。
張維克、劉靖北,〈析1942年蔣介石對印度的訪問〉《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頁49。
張廣江,〈南昌會戰國民黨作戰方針與部屬淺析〉,《歷史教學(下半月刊)》1993年12期,頁27。
張慶軍、孟國祥,〈蔣介石與基督教〉《民國檔案》1997年第1期,頁77—83。
張瑾,〈重慶大轟炸期間的宋美齡〉《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頁156。
敖文蔚,〈武漢抗戰時期蔣介石的戰略戰術思想〉《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6期。
畢春富,〈侵華日軍南昌會戰毒氣戰評述〉,《軍事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頁77。
郭代習,〈萬家嶺戰役評述〉,《抗日戰爭史研究》1996年第2期,頁124。
郭昌文,〈蔣介石與劉湘關係論述〉《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頁67。
陳念軍,〈銘記岳陽抗戰史〉,《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頁41。
陶文釗,〈赫爾利使華與美國政府扶蔣反共政策的確定〉《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頁275。
曾景忠,〈蔣介石與徐州會戰〉《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馮杰,〈百粵烽火:桂南會戰為何矛盾重重〉,《炎黃春秋》2017年第1期,頁29。
黃天華,〈四川政潮與蔣介石的因應(1937—1940)〉《歷史研究》2017年第2期,頁94。
黃天華,〈蔣介石與川政統一〉《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5期,頁128。
黃克武,〈修身與治國──蔣介石的省克生活〉《國史館館刊》第三十四期,頁45—68。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之分析〉《蔣介石與近代中日關係》,頁 1—26。
黃金鳳,〈珍珠港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外交對策〉《民國檔案》2004年第2期,頁124。
黃應乾,〈劉湘死後川局波瀾記略〉《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頁82—83。
楊天石,〈日機大轟炸及其對蔣介石的「斬首行動」〉《世紀》2016年第2期,頁65。
楊天石,〈珍珠港事變前夜的中美交涉〉《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頁65。
楊天石,〈蔣介石在日記中如何反省〉《同舟共進》2009期第10期,頁15。
楊天石,〈蔣介石與1937年的淞滬、南京之戰〉《學術探索》2005年第3期。
楊天石,〈蔣介石與尼赫魯〉《中國文化》第30期,頁138。
楊衛華,〈蔣介石基督徒身份的建構與民國基督徒的政治認同〉《四川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頁27—37。
雍婷婷,〈從美軍觀察組看抗戰後期美國對中共政策〉《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第1期,頁107。
裴京漢,〈蔣介石與基督教——日記裡的宗教生活〉《民國人物與民國政治》,頁285。
劉承斌,〈日軍大陸「一號作戰」之評析〉《洛陽師專學報》第71卷第1期,頁87。
劉森,〈20世紀40年代河南災荒國民政府賑濟不力原因分析〉《湖北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7期,頁123。
劉維開,〈作為基督徒的蔣中正〉《史林》2011年第1期,頁120—132。
劉維開,〈蔣中正日記與蔣中正研究〉《20世紀中國人物傳記與數據庫建設研究》第3輯,頁148—179。
劉燕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憶(1937— 1985)〉《抗日戰爭研究》2009年第4期,頁9。
蔡豔寧,〈略論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及其失敗的原因〉《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0卷第4期,頁115。
鄧正兵、鄧紅,〈日本人眼中的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日方資料叢編》評介〉,《江漢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31 卷第5 期,頁90。
鄧建龍,〈岳陽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地位及作用〉,《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頁44。
賴靜,〈抗戰時期流入成都的難民人數研究〉《知識文庫》第20期,頁29。
薛謀成,〈蔣馮戰爭論述〉《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年第1期,頁86。
鍾豔攸,〈北伐時期馮玉祥對宗教的態度(1926—1928)〉《史耘》第1期,頁169。
韓大梅、關博,〈抗戰初期中蘇結盟的努力及失敗原因〉《東北史地》2015年第5期,頁10—11。
韓永利、邱顯存,〈中國抗戰與中蘇相互支持戰略格局的形成及影響〉《歷史教學問題》2015 年第3期,頁61。
譚玉龍,〈試論鄂西空戰與中國戰場空戰的轉折〉《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4期,頁100。
嚴興平、張喜燕,〈外軍宗教教育的作用、特點及其對我軍的啟示〉《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9卷第5期,頁28。



六、碩博士論文

蔡舒婷,〈蔣介石的基督宗教信仰〉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16。



七、網站資料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網站:〈聖經中共提及那些的偽神名字?〉,載於: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BibleAppendix.asp?id=19(最後瀏覽日:2020.04.17)。
中文和合本聖經查詢系統:詩篇第九篇,載於:https://springbible.fhl.net/Bible2/cgic201/read201.cgi?na=%B8%D6&chap=9(最後閱覽日:2020.06.05)。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第二次南嶽軍事會議訓詞〉(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在南嶽軍事會議講),載於: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705:0040-5&catid=145&Itemid=256&limitstart=0 (最後瀏覽日:2020.03.11)。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對青年團與政治部各級幹部訓詞〉(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在青年團中央團部講),載於: 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840:0049-6&catid=147&Itemid=256(最後瀏覽日:2020.03.20)。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九一八十週年告全國軍民書〉(中華民國三十年九月十八日),載於: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97:0005-61&catid=218&Itemid=256 (最後閱覽日:2020.3.24)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本黨之處境與同志間應有之認識〉(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在六全大會聚餐席上講),載於: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22:0017-14&catid=154&Itemid=256 (最後閱覽日:2020.06.04)。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附:國民精神總動員綱領及其實施辦法〉(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載於: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37:0004-61&catid=216&Itemid=256 (最後閱覽日:2020.3.25)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軍事政治經濟黨務之現狀與改進的途徑〉(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對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總報告之二),載於: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67:0016-14&catid=154&Itemid=256 (最後閱覽日:2020.06.04)。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恩施軍事檢討會議總講評〉(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七月三日),載於:http://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649:0036-9&catid=151&Itemid=256&limitstart=0 (最後閱覽日:2020.5.17)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貫徹本黨革命救國方針〉(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五月五日),載於: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947:0014-14&catid=154&Itemid=256&limitstart=0 (最後閱覽日:2020.06.03)。
中正文教基金會網站:〈鄂西勝利後湖北黨政軍學各界之責任〉(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七月一日),載於:http://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633:0035-9&catid=151&Itemid=256 (最後閱覽日:2020.5.17)
全民國防教育網,〈徐州會戰〉(民國27年3月12日) 上稿日期:2015/06/11 http://aode.mnd.gov.tw/Unit/Content/369?unitId=167 (最後閱覽日:2019.5.12)
基督教論壇報網:〈周聯華談蔣介石是神秘的基督徒〉,載於:https://www.ct.org.tw/1239296 (最後閱覽日:2020.06.20)。
環球真理報網站:〈福音與中華—中文聖經的問世〉,載於: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701030523/http://www.vccstm.ca/Otm/issue88/0101cs02.htm(最後點閱日:2020.06.25)
指導教授 王成勉(Chen-Main Wang) 審核日期 2020-7-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