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3209961      線上人數 : 121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378


    題名: 以光學衛星影像長期輔助監測石門水庫集水區內土地開發利用情形
    作者: 陳良健;饒見有
    貢獻者: 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關鍵詞: 土地利用監測;遙測;衛星;地理資訊系統;裸露地分析;Lnad Use Monitoring;Remote Sensing;Satellite;GIS;Bare Soil Analysis;太空科技;資訊科學--軟體;水土資源保育
    日期: 2004-12-01
    上傳時間: 2010-11-30 16:03:35 (UTC+8)
    出版者: 經濟部水利署
    摘要: 本計畫之範圍為石門水庫集水區,面積約763.4平方公里,區內高度範圍在252公尺到3,500公尺間,高程差約3248公尺,大多屬於山區地形,坡度陡峭、溪流湍急、地質構造複雜、岩性脆弱、土壤鬆軟,年平均降雨量約2,200 mm,雨量大而且多集中在5~9月,當有重大災害發生,如颱風、豪雨、地震、火災等等,常造成大型崩塌、表土鬆動與植被破壞。而且近十數年來因經濟繁榮,致使山區迅速開發、開路、闢建觀光遊樂區等情事日益增多,更加速造成坡地崩塌及表土沖蝕。若發生颱風或豪雨,上游大量泥砂將被沖入水庫,嚴重影響水庫功能與壽命。為防範於未然,在人為不當開發或非法開發利用尚未擴大之前,能於第一時間予以制止並復原。或者在重大災害發生之後,可以迅速了解災害位置與範圍,供決策者分析與評估,以利現場勘查作業的進行,並即時進行水土保持與復原等工作。如此可避免不當開發與重大災害所造成之表土裸露與土壤鬆動,在豪雨沖刷之後流入水庫之中而造成水庫淤積,必需耗費大量公帑清除淤泥,甚至減少水庫壽命,因此有必要長時期監測石門水庫集水區內之土地開發利用情形。此外,因集水區之裸露地表土流失是水庫淤積主要來源,所以有必要進行了解水庫集水區內裸露地之分佈。故本計畫擬於執行期間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裸露地分析,以提供北水局瞭解現有水庫內砂石來源,並及時進行水土保持與森林復育等工作。由於此額外工作將以不同時期之衛星影像,萃取出集水區內裸露地隨『時間』之變化關係,所提供的參考資訊不僅三度空間之地理資訊,更提供了裸露地隨『時間』之變化關係。此參考資料將提供委託單位,對集水區內水土保持與森林復育之進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傳統上獲取土地開發利用資訊之方法,多以地面調查配合航照判釋而得。航照判釋處理曠日廢時且不經濟,無法達到即時監測與防堵不法之效果。而人工地面調查方式,則往往遭遇到人情因素或交通、地形等困難,導致勘查人員無法有效查報。當發生重大災害後,上述方法亦無法快速地提供全面性之災害調查與影響評估。資源衛星遙測影像因拍攝涵蓋面積大,具有廣域攬要、多波段、低觀測死角、及多時性重覆觀測能力等等的特性,讓使用者可以超越感官及時空的限制,快速地偵測到地表之資訊,如有違法的土地利用,即能有效地制止,對地表環境監測、土地開發與管理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本計畫採用衛星遙測技術,從高空中進行長期與持續的地表監測,將可避免以航照或人工地面調查所造成的問題。 研究期間:9301 ~ 9312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94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