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265
|
Title: | 豔異編研究;yan yi-bian yian giao |
Authors: | 王愛華;Ai-Hua Wang |
Contributors: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Keywords: | 豔異;王世貞;張愛玲;sex;novel |
Date: | 2004-06-04 |
Issue Date: | 2009-09-22 09:15:38 (UTC+8) |
Publisher: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
Abstract: | 張愛玲在1947年所使用「豔異」一詞,1999年文學學者周芬伶乃以此作為對張氏文學評論的書籍命名,「豔異」恐怕是對張氏其人其文的最好詮釋了。然早在四百多年的朱姓王朝,著名的後七子代表王世貞便已將歷代文言作品、傳奇小說重新整理編定,並拈出「豔異」為其小說選集的書名。他別出心裁的創意字眼,在保守的復古文學主義看來有違禮教,但和「食色性也」的通俗文學一派卻又暗中嵌合,看來文言小說《豔異編》雖出自傳統主義的文人之手,卻亦顯露出人性無法逃避的課題。 本論文擬採取的研究方法為文獻蒐尋、文本細讀與文化討論三個面向。文獻蒐尋的範圍,包括《豔異編》編者生平及其文學資料與該書相關之討論等。前兩者有助瞭解編者編著《豔異編》的動機所在;後者則可釐清《豔異編》的故事來源與後來影響,是研究此書相當重要的部分。文本細讀乃是針對《豔異編》分類問題的研究。許多學者批評此書的分類不精、毫無持擇,故筆者擬從《豔異編》的分類情形及缺失處著手,進行深入研究,並於第五章續書部分,從後出作品的改良處作為《豔異編》的參照系。文化討論則就文化觀察的角度分析《豔異編》遭受禁毀與明清兩代政治、社會環境差異的關係,「豔異」如何形成一部系譜,影響並吸引了後世風格相似的文人作家。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novels during Min dynasty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Electronic Thesis & Dissertation
|
All items in NC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