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852/78852 (100%)
造訪人次 : 35643089      線上人數 : 50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5644


    題名: 東亞季風觀測實驗---台灣參與國際水文觀測實驗計畫---東亞季風觀測實驗總計畫;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storm---Hydrological Process
    作者: 嚴明鉦;劉清煌;陳景森
    貢獻者: 大氣科學系
    關鍵詞: 大氣科學類
    日期: 2008-07-01
    上傳時間: 2010-12-28 15:02:15 (UTC+8)
    出版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本計劃書原為國際性「東亞季風觀測實驗?台灣參與國際水文觀測實驗計畫」整合計畫,總主持人原是陳慶昌教授。由於行政程序與時效因素(見第十章序言),現由嚴明鉦教授擔任總主持人,其「東亞季風水文過程之研究」子計劃併入此整合計劃。本計劃內容實為整併後之「東亞季風觀測實驗」整合型總計畫案。 2005 年六月的「六一二水患」及隔年六月的「六九水災」雙雙釀成巨大的豪雨災情,二次重複的豪雨事件皆導因於春末夏初的雨暴(rainstorm)侵襲,顯現雨暴對台灣的衝擊絕不亞於颱風。到了冬季,台灣北部與東北部地區壟罩在連綿的冬雨之下,雨勢雖不似夏季豪雨般猛烈,但長時間持續的雨量卻也造成不少民生困擾。事實上,這些降雨和形成於台灣東北方海面的台灣低壓有著密切關係。近年來台灣對於豪大雨有關的研究補助偏重於颱風,但春末夏初雨暴及冬季台灣低壓的研究議題卻遭受忽視,作業單位對它們的預報度也明顯不足(TVBS 新聞,5/18/2006)。針對這些議題,我們從數年前即開始著手進行前導研究,分析春末夏初雨暴及冬季降雨的成因,累積背景知識以設計適當的觀測實驗,卻發現下列的基本問題未曾獲得合理解釋: 1) 春末夏初雨暴方面?觸發及傳播機制、?與大尺度環流的依存關係、?與台灣地形的交互作用、?多重尺度的變化; 2) 冬季降雨方面?降雨天氣分類—台灣低壓的角色、?台灣低壓的成因及發展過程、?冬季天氣的多重尺度交互作用。為了追求這些科學問題的解答,並進而改善對雨暴和冬季降雨的預報度,我們提出「東亞季風觀測實驗(EAMEX;East Asian Monsoon EXperiment)」整合研究提案。EAMEX 具有「夏季雨暴觀測實驗」及「冬季降雨觀測實驗」二組計畫以涵蓋雨暴及台灣低壓的議題。這份提案除了有實質前導研究作為科學依據之外,最具特色之處在於和日本「季風亞洲水文大氣研究及預報行動(MAHASRI)」締結互惠協議,因而將與八個國家(日本、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及美國)及若干國際實驗進行協同觀測,並獲得各國家的觀測協助及資料流通,不但能提增觀測資料、降低經費成本,更將提升台灣在亞洲國際的科學地位,以科學突破外交瓶頸。 研究期間:9608 ~ 9707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大氣科學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528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