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852/78852 (100%)
造訪人次 : 36057523      線上人數 : 34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673


    題名: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Study of "Sarawak Taiwan Graduatws' Association"(1964-1996)
    作者: 黃偉雯;wei-wen Huang
    貢獻者: 歷史研究所
    關鍵詞: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獨中;砂拉越旅台同學會;僑教政策
    日期: 2002-06-05
    上傳時間: 2009-09-22 09:29:51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論文提要 本論文主要以『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為研究主題,該會為砂華社會一以聯誼性質為主的華人社團,但多年來對砂華社會文教工作的推動不遺餘力,會員均為留台求學返砂的留台人士。本文研究斷限始自1964年『砂拉越留台同學會』成立,終於1996年馬來西亞政府正式承認台灣八所大學醫學系(台大醫學院、成大醫學院、長庚醫學院、中山醫學院、台北醫學院、高雄醫學院、國防醫學院、中國醫藥學院)的文憑。 在前後32年的歷史中,『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自1960年代不受砂華社會重視,發展至今日,該會已成為砂華社會推動文化活動與華文教育的重要推動代表之一。由於東南亞華人史研究,在現今台灣的學術環境中,尚不能稱為「顯學」,因此本論文主題除了無相關的研究成果外,相關的史料也十分缺乏。因此本論文除採用『歷史社會學』(Historical Sociology)的研究方法外,田野調查則成為本文蒐集資料的來源與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本論文的完成,歷經前後三次的田野調查(1999年-2001年),深入砂拉越當地的華人社會,透過實地的觀察,以及與當地『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諸位重要幹部的訪談過程,對於全文盲點的突破,與因果關係的建立,助益甚大。 本文研究將以『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為主要命題,試圖探討在砂華社會在華文教育的影響下,『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的創會與發展的過程,此為筆者的研究目的之一。此外,藉此探討1960年代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對待僑生的政策與態度,是否影響當時社會青年留台的意願,爾後分析出砂華青年的留台動機與二十年來的趨勢,這是本文第二個研究目的。本文第三個研究目的,即為鉤稽出『砂拉越留台同學會』在砂華社會中特殊的社會地位。 本論文的完成,除可提供台灣方面的僑教政策做一參考外,也可顯示出台、砂二地學者與文史工作者之間的學術交流與關係十分密切,望能透過此論文,作為未來拓展研究相關領域的起步與基礎。
    顯示於類別:[歷史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