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構典藏-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提供博碩士論文、考古題、期刊論文、研究計畫等下載:Item 987654321/48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80990/80990 (100%)
造访人次 : 42717733      在线人数 : 144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4888


    题名: 1998年亞洲夏季季風區域能量特性分析
    作者: 林原堂;Yu-Tian Lin
    贡献者: 大氣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季風能量
    日期: 2000-07-17
    上传时间: 2009-09-22 09:40:41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在本研究,吾人採用1998年NCEP再分析資料以及輻射通量場、潛熱通量、可感熱通量場,以探求1998年亞洲區域季風在肇始前、後各通量及能量場變化特徵,比較南海地區、及印度地區間的差異,以求進一步對南海季風肇始的動力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結果顯示,在1998年東亞季風肇始前,南海地區地表總能量通量就已經達到極值,在南海季風肇始時,地表總能量通量擾動只是微弱的正擾動,而此時來自於可用能量的輻散動能轉換率和降水亦達到極值,而位在印度地區總能量通量擾動剛開始建立。而印度季風在肇始前地表總加熱亦與南海季風同樣亦達到相對極值,然而印度季風肇始較東亞季風晚四候,在6月的第三候肇始,此時地表總能量通量和來自可用能量的輻散動能轉換率以及降水亦同時達到極值。由吾人的研究可知,來自可用能量的輻散動能轉換率的肇始特徵亦可作為判定季風肇始的一個很好的指標。 在南海地區,季風肇始時的降水以及能量輻合同達到一極值。而位在印度季風肇始時的能量來源與地表加能量通量有很好的相關性。 本研究僅針對1998年區域季風能量做探討,其他年的反應特徵是否相同,仍有待吾人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显示于类别:[大氣物理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在NC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