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78852/78852 (100%)
造訪人次 : 35642843      線上人數 : 49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7329


    題名: 使用網路編碼技術與快取策略合作之位置知覺隨選視訊傳輸研究;A Locality-Aware Vod Service Based on Cache Collaboration and Network Coding
    作者: 曾黎明;游象甫
    貢獻者: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關鍵詞: 資訊工程--硬體工程;CDN-P2P 混合網路;位置知覺;動態地標點選擇;影音串流;VCR 功能;快取置換;網路編碼
    日期: 2008-09-01
    上傳時間: 2012-10-01 15:18:33 (UTC+8)
    出版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利 用 內 容 遞 送 網 路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DN) 以及點對點傳輸網路 (Peer-to-Peer;P2P)來傳送影音資料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內容遞送網路因專屬設備使建置成本高,可是如果透過點對點傳輸網路無法保障智財權的侵權不當散佈之慮,因此我們針對結合智財權保護以及降低成本有效提供遞送服務的考量,提出一個可讓原始內容提供者知曉其內容被何者複製之具智財保護的CDN-P2P 混合網路架構。但在點對點傳輸網路上的複製仍可能會使得智財保護的內容發生洩漏,此外,點對點傳輸網路可細分成樹狀(Tree based)及網狀(Mesh based)兩種傳輸形態,但因為缺乏位置知覺性以致有大量的跨網域控制訊息與資料傳輸流量的產生。所以在善用點對點傳輸網路的分享頻寬時還需增強內容的隱密性,本研究將頻寬與加密合併改善的方法則是採用網路編碼技術 (Network Coding)。近來網路編碼理論成為網路通訊研究領域中一項重要突破,其在檔案傳輸前先切成多個小區塊,並且用線性編碼的方式編碼後傳送,由於此種方式具有多餘性,即使用者不必指定一定要收哪一個區塊,只要收到和原始檔案相同大小的區塊數目後便能順利解開,進而增加可得性與加速下載速度,所以可用來增加傳輸效能。本計畫研究如何將檔案經網路編碼處理後仍可重組與快速散佈,並讓檔案具隱密性,避免CDN 業者或使用者擅自利用複製內容提供服務,達到防侵權之智財保護。但是由於傳輸具即時性的影音檔案時,必須同時下載與播放,因此本計畫進一步根據區塊的時間限制與使用者的持有區塊與頻寬條件來研究如何動態調整針對哪些部份區塊來做網路編解碼動作以支援即時性的影音播放,進而支援VCR 功能。此外,本計畫提出一個結合樹狀與網狀的階層式點對點傳輸網路架構,利用部分使用者當動態的地標點來將使用者分成一群群位置靠近的叢集,使其具有位置知覺性,在叢集內採用網狀傳輸方式,在叢集間則採用樹狀傳輸方式,減少跨網域流量。並利用非同欲性即請求不同檔案的使用者當中繼快取幫忙傳送資料,更進一步縮短傳輸距離,減少跨網域流量,因此本計畫也將研究網路編碼區塊之快取置換法,以改善中繼使用者的儲存利用率。 ; 研究期間 9708 ~ 9807
    關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顯示於類別:[資訊工程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01檢視/開啟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