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3151410      線上人數 : 88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5849


    題名: 使用in-situ STM和循環伏安儀研究銅和銀在碘修飾的鉑(100)電極之沈積過程
    作者: 許家豪;Jia-Hao Xu
    貢獻者: 化學研究所
    關鍵詞: ;;
    日期: 2001-07-06
    上傳時間: 2009-09-22 10:08:41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本論文報導利用 in-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 觀察碘原子在鉑(100)電極表面的吸附結構,包括(Ö2 × 5Ö2)- R 45°(覆蓋度為0.6 ML),而(Ö2 × 9Ö2)- R 45°的覆蓋度只有0.55 ML。 銅在碘修飾的鉑(100)之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UPD)情形,由cyclic voltammograms (CV)結果得知在鉑(100)上碘原子形成一吸附層,它的存在使銅的 UPD向負電位延遲了300毫伏才發生,在此銅、碘是扮演競爭者的角色。此外,連續掃瞄所得之 CV圖顯示銅的沈積,造成碘原子結構的不可逆。高解析度的 STM顯示碘吸附的原子結構和銅沈積的過程,由於碘原子的吸附位置決定了它們和鉑電極表面的鍵結強度,吸附能量較低的碘原子將選擇性的被銅原子先行取代,所以造成具有方向性的銅原子沈積,無論碘的結構為(Ö2 × 5Ö2)- R 45°或(Ö2 × 9Ö2)- R 45°都有此現象。此外,銅沈積在(Ö2 × 9Ö2)- R 45°-碘的 STM圖像知道銅的吸附及脫附是可逆的。在高解像的 STM圖像中,知道鍍滿單層銅後的碘原子結構為c(2 × 2),銅的結構為p(1 × 1),形成碘-銅-鉑的三明治結構。而碘原子的結構由(Ö2 × 5Ö2)- R 45°轉變成c(2 × 2),此一結構的轉變使碘原子的覆蓋度減少17 %,這些多餘的碘原子則在電極表面形成島狀物。STM亦顯示在沈積雙層的銅原子後上層的碘仍是形成c(2 × 2)的結構,因此意味第二層的銅原子排列和第一層相同。 對於銀沈積在碘修飾的鉑(100)而言,由 CV圖得知碘會造成銀的沈積較正的電位發生,意指碘對銀的沈積有輔助作用。在高解像的 STM圖像中,我們可清楚的觀察到銀在碘吸附的鉑(100)之沈積過程,首先銀的沈積是從表面的缺陷例如台階邊緣或是低覆蓋度的碘開始,爾後逐漸由台階往平台中央部分成長,最後整個平台會形成一壓縮結構。STM圖像的高度差顯示銀的UPD造成單層的銀原子位於碘和鉑的中間,這和過去研究銀在鉑(111)上的沈積發現形成二層銀原子的結果完全不同。此外,在銀的 overpotential deposition (OPD)中碘的結構會以c(2 × 2)存在,故多層的銀形成p(1 × 1)的結構。
    顯示於類別:[化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