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205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2 、訪客IP:3.135.183.221
姓名 廖珠伶(Chu-ling Li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西螺-一個農業市鎮的社會經濟變遷(1895-1945)
(Siluo,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of A Farm Town,1895-194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西螺,是一個位於嘉南平原上的平凡市鎮,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她卻擁有不
同的面貌。本文便是以西螺為主要的分析場域,從清治到日治,就其外在的地理
環境變化談起,進而探討內在的行政區域變革、住民的經濟活動、教育文化的影
響等。
清代以前的西螺,地處濁水溪之南,因具有自然環境的優勢,加上四周皆為平原,自然成為漢人早期移墾臺灣的根據地之一;而加上西螺本身地處交通樞紐,除了農業外,鄰近街庄亦以此地作為物產交易之地,所以其商業機能亦日漸發達。在此態勢之下,清治時期的西螺漸趨發展,由村落演變成街市,長久以來所建立起的政經優勢,使得西螺仍為整個濁水溪沿岸的中心市鎮。
當時序進入日治時期,西螺在整個行政區劃上有許多改變,除了名稱由「辨
務署→支署→支廳→街」之外,另外管轄區域則日漸縮減。除了外在形式的變動
外,內部人民的活動並無太多改變,西螺本身因鄰近濁水溪,使得自身成為物產的轉運交易中心,這對於整個西螺的商況有相當大的助益,所以西螺街上商家林立、百貨齊備;另外,在地工業亦日趨發展。
而在日本統治下,亦亟欲塑造出新的意象,當然,教育是最佳途徑。西螺在一般人的心中,一直是文風鼎盛之地,從早期的漢式私塾,到後來的新式學校教育,西螺一直擁有較鄰近村落為多的教育資源,而住民的接受度亦較高。除了學童受教外,愈到統治後期,總督府愈是要同化民心、強用民力,所以地方上出現許多全民式的團體及學習空間。前者以保甲壯丁團、青年團、婦人會等政府外圍組織為主;後者則有「國語」學習機構、圖書館、影片播映等,這些團體與學習,背後則皆有深深的教化意味。
最後研究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的關係,從地方菁英的形成談起,檢視清治到日治地方菁英的演變與延續,再者以「人際網絡」與「公共社會事務的參與」來探討地方菁英對於關係的延展與藉由公共事務的參與,重新勾勒出西螺地方菁英所建立的權力網絡與活動空間。
摘要(英) Siluo, is located on the plain ordinary small town, but in the historical perpetual flow, she has actually different appearance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takes Siluo as the main analysis field territory, from the Ching Dynasty to the governance of the ruling authority of Japanese government.Besides i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hange mentions, we will discuss the process of being incorporated and being transformed of its local communities, resident’’s economic activity, the education culture effects and so on.
The Ching Dynasty beforehand, Siluo is situated at Zhuoshuixi river south, because it ha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periority, in addition all around is the plain, it becomes a naturally Taiwan’’s bases of the Han people; In addition to being situated at the transportation key position, besides the agriculture, neighboring villages also take this place as the product transaction. Therefore its commercial function is also day by day developed. Under this situation, It is time to The Ching Dynasty and it is also developed. From villiage to street,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superiority for the long time,and become a central town on the entire Zhuoshuixi river coast.
When it is time to the ruling authority of Japanese government, Siluo has many changes in the entire administrative regionalization, like “bureau→ bureau→ hall→ street”.Moreover jurisdiction district is reduced day after day.Besides the external form change, the internal people’’s activity and does not have changes too much.Because Siluo itself is close to Zhuoshuixi river, it enables oneself to become the product the transportation transaction center. It is beneficial to regard the entire Siluo business situation, therefore the business stands increase in great numbers,and the general merchandise is prepared.Moreover,day by day develops in the place industry.
But the governance of the ruling authority of Japanese, it also desires to mold new image.Certainly, the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In average person’’s heart,Siluo is always the literary style prosperous place, from the early Chinese type private school to afterwards new style school education.Siluo always had more education resources than neighbors,but the resident`s acceptance is also high.Besides the school child education,in the dominant later period, the ruling authority must assimilate the popular sentiment strongly,and uses the financial capacity of the people.Therefore in the place it appears many all the people’’s,like associations and the study space. The former is the youth league, the woman by Pao-Chia recruit meets and the government peripheral organizations primarily; The latter is “the national language” the study organization, the library, the movie telecast and so on.These associations have deep enlightenment meanings.
Finally studies in local elites and the place society’’s relations, from the place local elites’’s formation, there are many local elites’’s evolution and extensions in the period of The Ching Dynasty and the governance of the ruling authority of Japanese.Furthermore, the study of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and“the public social affair participation” discusses local elites,regarding relational delaying and the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authority network and the active space which local elites establishes.
關鍵字(中) ★ 西螺
★ 地方社會
★ 地方菁英
★ 社會經濟變遷
關鍵字(英) ★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 Siluo
★ Local Community
★ Local Elites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早期西螺的歷史發展 19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社會背景 19
第二節 開墾前的先住民活動 31
第三節 漢人拓墾的情形 34
第二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與發展 41
第一節 水利開發與農作經營 41
第二節 聚落形成與街市興起 52
第三節 宗族的形成與發展 61
第三章 殖民力量的深入 81
第一節 街庄行政的確立 81
第二節 文教設施的建立 97
第四章 經濟發展 123
第一節 總體發展 123
第二節 農業發展 136
第三節 工商發展 152
第五章 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 165
第一節 地方菁英的形成 165
第二節 地方菁英的人際網絡 176
第三節 地方菁英與公共社會事務的參與 186
結論 201
參考書目 205
附錄 221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 檔案、統計書
大久保源吾,《臺灣街庄區職員錄》(臺北:杉田書店,1932年)。
小川副猛,《臺灣街庄區職員錄》(臺北:杉田書店,1928年)。
不著撰人,《欽定戶部則例》(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不著撰人,《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斗六廳編,《斗六廳報》(明治三十四年11月至四十二年10月各期)(斗六:斗六廳,1901-1908年),國立臺灣圖書館藏影本。
洪安全總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洪安全總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嘉義廳編,《嘉義廳統計書》,(嘉義:嘉義廳,1920年),國立臺灣圖書館藏影本。
嘉義廳編,《嘉義廳報》(明治四十二年10月至大正九年8月各期) (嘉義:嘉義廳,1908-1920年),國立臺灣圖書館藏影本。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編者,1927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課編,《臺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三十八年至昭和十六年(缺大正十三年))(臺北:編者,1907-1941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昭和五年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臺北:編者,1933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九年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住居世帶及人口》(臺北:編者,1925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九年第一回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編者,1925年)。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臺灣總督府統計書》第1-10(明治32-39年)(臺北:編者,1899-1908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4 年)(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編,《臺南州統計書》 (大正九年九月至昭和十六年,缺大正十五年)(臺南:編者,1921-1942年)。
臺南州廳編,《臺南州報》(大正九年九月至昭和十六年各期) (臺南:臺南州,1983年),國立臺灣圖書館藏影本。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出版,《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統計表》(臺北:編者,1908年)。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
許進發編,《臺灣重要歷史文件選編(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北:國史館,2004年)。
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臺北商工會議所,《臺灣ニ於ケル物資配給統制機構》(臺北:臺北商工會議所,1943年)。
臺南州內務部教育課編,《臺南州管內學事一覽》(臺南:臺南州內務部教育課,大正十年至昭和十六年版)。
臺南州共榮會,《臺南州社會教育要覽》(臺灣:臺南州共榮會,昭和三年至十七年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一冊》(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1897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課編,《市街庄概況(昭和十年-昭和十八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臺灣產業組合關係法規》(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支局,1918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大正四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臺北:捷幼出版社,1981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國勢調查報告結果表-州廳編(臺南州)》(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33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工場名簿》(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1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明治三十四年第七編(臺北:臺灣總督府,1904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下卷下冊)》(臺北: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年)。
(二) 報紙、期刊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編者,1898-1944年)。
臺灣民報社,《臺灣民報》(臺北:臺灣雜誌社發行,1923-1930年)。東方文化書局復刊,1974年。
臺灣時報發行所,《臺灣時報》(臺北:編者,1919-1945年)。
(三) 方志
仇德哉主修,《雲林縣志稿》,(雲林:雲林縣政府,1980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西螺街役場,《西螺街勢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收入《臺南州街庄概況輯存》)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周亮工,《閩小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周學曾等纂修,《晉江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周璽,《彰化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周鐘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虎尾郡役所,《虎尾郡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洪敏麟,《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陳國瑛,《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程大學,《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2000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楊錫福、王世慶原修,王世慶增修及整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1970年)。
嘉義廳編,《嘉義廳行政事務及管內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4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課編,《市街庄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篠原哲次編,《臺灣市街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2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藍鼎元,《東征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四) 時人論著、其他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
中越榮二編輯,《臺灣地方行政》(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5-1943年)。
尹士俍,《番社采風圖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志》(臺北:眾文出版社,1987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
古川涉,《臺灣商工發達史》(臺南:臺南新報社,1916 年)。
石田浩,《臺灣漢人村落ノ社會經濟構造》(大阪:關西大學,1985年)。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1909年)。
佐佐英彥,《臺灣之產業と其取引》(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1928年)。
吳子光,《臺灣紀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杉野嘉助,《臺灣商工十年史》(臺南:臺南新報社,1920 年)。
松尾貞壽,《臺灣交通便覽》(臺北:松尾貞壽,1919年)。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1923年)。
原幹洲,《臺灣地方自治法制自治要求運動》(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3年)。
奧田彧、島內滿男,《臺灣農業經營地帶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農學部)。
賈思勰,《齊民要術》(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臺北廣友會編,《臺灣自治名鑑》(臺北:臺北廣友會,1936年)。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東京:湘南堂,1986 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編者,1916 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統治概要》(臺北:編者,1945 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領臺以後的治狀況》上卷(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年)。
篠原哲次郎編,《臺灣市街庄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編者,1905年)。
臨時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1 年)。
謝鳴珂,《臺灣旅行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
(五)族譜
孔永松、李小平,《客家宗族社會》(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廖簡氏族譜編輯委員會,《張廖簡氏族譜》(臺中:新遠東出版社,1959年)。
廖丑,《雲林縣廖氏大族譜》(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1992年)。
廖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編著,《廖氏大族譜》(臺中:正義出版社,1969年)。
廖德福主編,《廖氏大族譜》(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1979年)。
二、專書
Max. Weber 著,康樂、簡惠美譯,《支配社會學Ⅰ》(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Max. Weber 著,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Prasenjit Duara(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一)~(三)》(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臺灣治績志》(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內政部編,《臺閩地區姓氏統計資料》(臺北:內政部戶政司,2005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
文崇一,《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臺北:東大出版公司,1989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王世慶等編,《臺灣文獻書目解題:公報類(一)》(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 年)。
北港文化工作室編,《鄉土北港-地理篇》(臺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灣研究叢刊第39種
安倍明義著,武陵編輯部翻譯,《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98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8),1983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
李國祁總纂,《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李園會,《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臺灣初等教育の研究》 (臺中:臺中師範專科學校,1981年)。
李園會,《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2001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周憲文編著,《臺灣經濟史》(臺北:開明書局,1980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花松村,《臺灣鄉土人物全書》(中)(臺北,中一出版社,1988年)
凃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 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年)。
施添福,《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施懿琳等著,《臺灣文學百年顯影》(臺北:玉山社,2003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洪英聖編著,《畫說康熙臺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
洪英聖編著,《畫說乾隆臺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
洪敏麟,《臺灣地名沿革》(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5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袁穎生,《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名辭書》卷九 雲林縣(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印,2002年)。
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7年)。
張宗漢,《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張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臺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95年)。
粘子瑛,《女真後裔在臺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5年)。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年)。
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正祥、段紀憲,《臺灣之人口》臺灣研究叢刊第9種(臺北:臺灣銀行,1941年)。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1991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陳其南,《臺灣鄉村民居和聚落的傳統格局與親屬制度》(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陳芳明,《探索臺灣史觀》(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年)。
陳國川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2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陳景盛,《福建歷代人口論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郭輝譯,《日據下之臺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77年)。
郭應哲,《一個被遺忘的武術原鄉:大甲》(臺中:中縣港區藝術中心,2002年)。
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1996年)。
傅瑞德、陳紹馨,《臺灣人口之姓氏分布》(臺北:臺大法學院社會學系,1968年)。
曾華璧,《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程健麟等編,《螺陽風華》(雲林:雲林縣政府,2002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9年)。
黃通等編,《日據時代臺灣之財政》(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臺灣大學歷史系,1991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葉振輝,《臺灣開發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9年)。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
廖丑,《西螺七嵌開拓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耆老口述歷史叢書(十八)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編者,1999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8年)。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志》(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臺灣經濟年報》(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年)。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 :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1997年)。
蔡志展等撰述,《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三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鄭政誠,《三重埔的社會變遷》(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研院民族所專刊乙種之十六(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86年)。
魏嵒壽、茅秀生,《臺灣之發酵工業》(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
羅成典,《臺灣都市人口與都市土地利用問題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1970年)。
藤井志津枝(傅琪貽),《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1997年)。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世慶,〈十九世記中葉臺灣北部農村金融之研究:以興直堡銀主小租戶廣記為例〉,《臺灣文獻》,卷39期2(1988年6月),頁1-48。
王世慶,〈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卷37期4 (1986年12月),頁111-151。
王崧興,〈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36(1973年),頁1-10。
石再添、黃朝恩、張瑞津、鄧國雄,〈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臺灣文獻》卷28期2(1977年6月),頁75-94。
江樹生,〈清領以前臺灣之漢族移民〉,《史學叢刊》,期3(1970年8月),頁89-158。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卷16期3(1978 年9 月),頁264-291。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卷26 期1(1988 年5月),頁101-108。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臺灣風物》卷37期1(1987年3月),頁1-31。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下)〉,《臺灣風物》卷37期4(1987年12月),頁53-86。
吳田泉,〈臺灣之農業發展1624-1988〉,《臺銀季刊》卷40期3(1989年9月),頁227-275。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卷2期2(1995年12月),頁5-52。
呂建孟,〈西螺延平路街屋歷史與價值〉,輯42(1998年6月),頁99-130。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臺灣風物》,卷42期1(1992年3月),頁211-238。
李弘毅,〈西螺今古觀〉,《雲林文獻》,輯36(1992年5月),頁32-35。
李政亮,〈日據時期新竹政治社會菁英初探〉,《竹塹文獻》(1999年1月),頁73-98。
李若文,〈日治臺灣的自治行政(1920-1934):以小梅庄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期13(2002年12月),頁53-95。
李若文,〈論內地延長主義方針的同化(臣民化)政策:關於1920 年的「地方自治制度」〉,發表於嘉義大學史地系主辦,「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2003.10.4-5),頁401-429。
林汀水,〈略論福建聚落分布的發展變化〉,《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5年),頁5-24。
林寶安,〈日據時期臺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臺灣銀行季刊》,卷44期3(1993年9月),頁81-100。
柯志明,〈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卷2期3、4(1989 年秋/冬季號),頁75-126。
洪秋芬,〈日治時期殖民政權與地方民間組織之關係探討: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的個案研究〉,收入《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政府,2005年),頁123-158。
洪慶麟,〈臺灣戶政制度之沿革〉,《臺灣文獻》,卷18期2(1967年6月),頁95-109。
胡忠一,〈日據時期臺灣產業組合與農業會之研究〉,《農民組織學刊》,期2(1997年6月),頁31-90。
張伊倫,〈古老的發酵食品-醬油〉,《食品工業月刊》,卷29期4(1997年4月),頁65-72。
康豹(Paul R.Katz),〈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期64(2000年3月),頁83-100。
康豹(Paul R.Katz),〈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卷6期4(1995年12月),頁21-41。
張瑞津,〈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期7(1983年10月),頁85-100。
梁其姿,〈清代慈善機構與官僚層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66(1989年8月),頁85-103。
莊英章,〈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36(1975年),頁113-140。
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54 期(2006 年12 月),頁129-168。
陳其南,〈清代臺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復刊,卷10期7(1980年10月),頁293-305。
富田芳郎,〈西螺探訪記〉,收入林川夫編,《民俗臺灣(第六輯)》(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頁41-45。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卷7期3(1955年6月),頁85-109。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卷47期3(1997年9月),頁43-88。
黃富三、翁佳音,〈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頁117-149。
廖丑,〈昔日之西螺七嵌及其武功研究〉,《雲林文獻》,輯40(1996年9月),頁157-239。
廖丑,〈清領臺初期由閩南地區移民來臺開拓西螺一帶廖姓先人及其後裔狀況調查〉,《雲林文獻》,輯42(1998年6月),頁15-82。
廖風德,〈清代臺灣農村埤圳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3(1985年3月),頁1-44 。
劉芳宜,〈西螺鎮地方傳說與特色〉,《雲林文獻》,輯48(2006年12月),頁43-62。
歐用生,〈日據時代臺灣公學校課程之研究〉〉,《臺南師專學報》,期12(1979年),頁87-111。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期3(1983年6月),頁34-64。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卷3期2(1996 年12月),頁93-141。
蔡慧玉,〈第九十五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演講紀錄-主講「日治時代臺灣的保甲戶籍行政」〉,《臺灣風物》,卷44期3(1994 年9 月),頁107-136。
蔡錦堂,〈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聽改善運動」為中心〉,《思與言》卷29期4(1991年12月),頁65-83。
賴建誠,〈布勞岱的《地中海》:半世紀之後的省思〉,《當代》,期145(1999年9月),頁132-141。
賴建誠,〈布勞岱的《地中海》:半世紀之後的省思〉,《當代》,期145(1999年9月),頁132-141。
魏嘉亨,〈西螺客家族群之研究〉,《雲林文獻》,輯45(2003年12月),頁84-88。
(二) 學位論文
何懿玲,〈日據前漢人在蘭陽地區的開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言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佳穎,〈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李嫦薇,〈從多元文化看臺灣詔安客的族群認同-以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采蓉,〈西螺菼社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1895-1937)〉(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孟祥翰,〈臺灣東部拓墾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年)。
林欣怡,〈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南投平林溪流域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邱正略,〈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柯勝釗,〈日治時期臺南社會活動之研究--以臺南公會堂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洪麗完,〈清代臺中開發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永楨,〈清季臺灣後山開發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張家綸,〈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環顯,〈清代「埔里」的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純瑩,〈臺灣光復初期之警政(1945-195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郭麗琴,〈西螺地區文學發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森田孝利,〈日本統治初期臺灣的治安維持制度〉(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楊雅慧,〈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婦女(1937-1945)-日本殖民政府的教化與動員〉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廖本全,〈空間規劃與聚落空間性轉化之研究---西螺地方的構成〉(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趙永富,〈大肚地方性的構成--文化歷史地理的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鄭麗玲,〈戰時體制下的臺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動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謝英從,〈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蘇秀玲,〈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英文著作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Skinner, G.William,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XXIV,No.2,1985,pp.288.
Smith, James J., Social Change and Economic life in Kirkcaldy, 1891-1987: Sources and Method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Stephen Kendirck , Pat Straw, David McCrone, 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0.)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10-6-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