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2694470      線上人數 : 145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11806


    題名: 傳統產業、資訊硬體產業及資訊服務業適用評價模式之探討
    作者: 盧盈如;Yi-Ru Lu
    貢獻者: 財務金融研究所
    關鍵詞: 企業評價;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
    日期: 2000-06-21
    上傳時間: 2009-09-22 14:32:35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由勞力密集產業轉化到重化工業,再發展到現今的技術密集產業,目前已然是高科技產業當道的時代,而傳統製造業則面臨嚴苛的考驗。且在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今日,又有新興的明星產業從中崛起,並成為投資人的新歡,那就是資訊服務業,其中又以電子商務業的崛起最為耀眼,也就是一般通稱的網路類股。許多網路公司即使目前尚未獲利,卻仍因網際網路無限的想像空間而使股價居高不下,其後又面臨崩盤的危機,因此引發網路公司是否只是泡沫的爭議,也可見傳統類股的評價方式無法再對其一體適用,究竟應如何評估網路類股的股價至今仍是廣被討論的議題。 本研究以投資大眾的角度出發,將新興的資訊服務產業(包括網路及軟體)從電子業中獨立出來,分別探討傳統製造業、電子資訊硬體產業、以及資訊服務業的特性,並探討各種評價方式包括本益比、成長流量比、價格營收比、價格淨值比及經濟附加價值法對不同產業的適用性,並希望由其特性發展出適合的評價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傳統產業中的民生工業(以食品業統一代表)及金屬機械工業(以鋼鐵業中鋼為代表)處於較相近的產業生命週期,因此有相近的價值動因,兩者皆適合以價格淨值比與價格營收比模式來預測股價,未來則可考慮經濟附加價值法;化學工業(以塑膠業台塑為代表)則明顯與食品業及鋼鐵業不同,以成長流量比的預測績效較佳,而經濟附加價值法績效最差,其他方法皆無顯著差異。 電子硬體產業則以成長流量比、本益比、價格營收比三模式較佳;而國內資訊服務業精業以本益比及成長流量比績效最好,展現的價值動因與電子硬體產業相似;國外資訊服務業則以價格營收比、經濟附加價值法及價格淨值比三模式較好,可做為國內新興網路軟體產業未來評價的參考。
    顯示於類別:[財務金融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