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0990/80990 (100%)
造訪人次 : 42723062      線上人數 : 121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lib.ncu.edu.tw/handle/987654321/12632


    題名: 肢體障礙勞工教育與就業狀況之探討 -以傳訊理論與歧視理論為基礎;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 on labor market -- based on market signaling and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anation
    作者: 鄭詩瑜;Shih-Yu Cheng
    貢獻者: 產業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 歧視經濟學;薪資差異;傳訊理論;弱勢勞工;肢體障礙勞工;wage differential;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market signaling;handicap
    日期: 2004-06-07
    上傳時間: 2009-09-22 15:08:41 (UTC+8)
    出版者: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摘要: Spence (1976) 的傳訊理論 (Market signaling) 中提到,在資訊不對稱的勞動市場中,教育可以作為一種傳達生產力訊號的機制,但是雇主若無法從一群具有共同外在特徵勞工的教育區分出生產力,則此外在特徵就會取代教育成為雇主給薪依據,結果將造成此一群體勞工放棄教育的惡性循環,若此結果再加上歧視的現象,則情況將更加嚴重。本文主要針對臺灣地區肢體障礙勞工作問卷調查,訪查關於其教育及就業的情形,利用實證模型設定來解釋關於其教育量、就業機率、及相對薪資高低的問題,用以推論是否有此一惡性循環發生。實證結果發現,肢體障礙外在較負面的特徵並未取代教育成為生產力判斷的信號,故在臺灣尚不會產生Spence所擔憂的惡性循環出現;再者就肢體障礙者而言,外在肢障的特徵和教育其信號間的關係並不是相互取代,而是具有彼此相互補償的功能。.
    顯示於類別:[產業經濟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 最佳瀏覽畫面: 1024*768 | 建站日期:8-24-2009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隱私權政策聲明